生態葬占比超四成的背后:傳統墓地價格動輒數萬元
生態葬占比超四成的背后
記者調查發現 部分生態葬的價格僅為傳統立碑的三十分之一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33家經營性墓地均有開設生態葬區或提供生態葬服務。據統計,去年全市節地生態安葬年安葬率已達44%,到2020年有望突破50%。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與傳統的立碑相比,不管是費用還是占地面積,節地生態葬都占有較大的優勢,價格僅為傳統立碑費用的1/30,有的葬式免費,甚至有的區還有資金獎勵自然葬。動輒數萬元的傳統墓地價格讓不少普通老百姓(70.010,-3.26,-4.45%)望而卻步,而觀念的轉變以及政府的推廣宣傳,使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轉向節地生態安葬。骨灰自然葬、骨灰撒海、樹葬、草坪葬、花壇葬、骨灰立體存放……本市殯葬行業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各式各樣的生態葬法給生命的終點站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自然葬推出兩年年增幅近60%
在眾多新型的安葬形式中,最節地環保的當屬自然葬和骨灰撒海,兩種均不保留骨灰,與自然融為一體。自2016年起本市正式推出自然葬,當年有479份骨灰放在可降解骨灰壇中,以自然葬的形式長眠地下。2017年這個數字達到了765份,同比增長59.7%。在長青生命紀念園,1平方米的土地可安葬9名逝者的骨灰,土地利用率是傳統墓地葬的10倍。目前,太子峪陵園、鳳凰山陵園、天壽陵園等多個陵園已經推出了自然葬區。
在各類生態節地安葬方式中,骨灰撒海的推出時間最久,至今已有24年歷史,共有18906份骨灰被送往天津撒入渤海。根據市民政局的統計數據,從有詳細記錄的2010年至2017年,每年的骨灰撒海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從2010年的不到900份一直增長到了2017年的2600余份。截至目前,全市已經預約了2000份骨灰撒海,預計今年全年能完成撒海3000份左右。
種花種樹形式多樣可動態開發
節地生態葬的方式有的保留骨灰,有的則使用可降解骨灰壇。在紀念方式上,可以種花,也可以種草,有的直接是認養一棵樹,還有的做一個紀念雕塑,也就是所謂的花壇葬、草坪葬和樹葬等。這些葬式市場化程度高,大多是各陵園自行開發設計,根據不同產品的售賣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其最大的特點在于占地面積小,且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個別陵園推出的一些別致的葬法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比如天壽陵園計劃推出一種與花壇葬類似的下沉入地式壁葬,以及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融真園內推出的景觀石葬、水葬、燈臺花壇葬等。
骨灰立體安葬則更為簡單質樸。長青生命紀念園就可提供公益性骨灰立體安葬服務,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這里的立體安葬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從2009年的136份到去年的167份,每年安放量在100份以上,長青園骨灰墻全部1350個格位,已經放置了1300份骨灰。
根據市民政局發布的統計數據,本市選擇骨灰撒海、花壇葬、樹葬、自然葬等綠色節地生態安葬方式的比例逐年走高。去年全市總體骨灰安葬量有6.3萬份,其中選擇節地生態葬法的有2.7萬份,已經占到去年總安葬量的44%,居全國領先。出現這一結果,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有出于經濟成本的考慮,也有思想觀念的轉變,當然也有賴于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
探因一
不保留骨灰的花壇葬
費用僅需2000元
殯葬費用是人們選擇墓地的一個關鍵因素。當下,從傳統的墓穴到新式的生態葬法,從高端豪華的到經濟實惠的,從個性十足的到簡約質樸的,老百姓可以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選擇相應的安葬方式。從經濟成本考慮,節地生態安葬不僅省錢,甚至還能得到額外的獎勵。北青報記者發現,在部分墓地內,與傳統立碑相比,節地生態葬費用僅為1/30。
在懷柔區的一家經營性墓地內,除了傳統的立碑外,墓地還開辟了草坪葬、樹葬區,草坪葬一般1平方米大小,價格最低29800元。家屬也可以選擇保留骨灰的樹葬,由陵園負責打理樹木的生長,最低只需19800元。而傳統的立碑價格則需35800元起步,家屬可要求設計不同大小的墓地,每平方米的價格從3萬到5萬元的都有,上不封頂。這樣算下來,選擇價格最低的樹葬,可比傳統的立碑節省近一倍的費用。
北青報記者又致電門頭溝的一家陵園,目前陵園內最便宜的為不保留骨灰的花壇葬,即逝者骨灰裝入可降解骨灰壇安置在花壇中,費用只需2000元。此外,不保留骨灰的樹葬價格也僅需8000元。在這里,最便宜的花壇葬與傳統立碑6萬元起步的價格相比,僅為其1/30。
此外,選擇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的逝者,能免費享受骨灰撒海、自然葬的全套服務。值得一提的是,順義區早在2015年就出臺政策,規定采用海葬、深埋、不留骨灰和骨灰深埋不留墳頭等符合生態葬安葬形式安葬逝者骨灰的,在上述基礎上再給予每份骨灰一次性5000元獎勵。
探因二
自然葬政府買單
基本殯葬費減免
為何節地生態安葬數量在逐步攀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政府的大力推廣,以及各種財政補貼。目前,自然葬、骨灰撒海、骨灰立體安葬已經納入財政補貼范圍。
根據本市政策,骨灰自然葬和海葬費用都由政府買單。選擇骨灰海葬服務的,每份骨灰補貼定點服務單位4000元,還可以免費隨行6名親屬。選擇骨灰自然葬的,每份骨灰由政府補貼定點公墓4000元,用于服務單位辦理業務、提供可降解骨灰容器、暫存骨灰、舉行骨灰告別儀式及骨灰安葬儀式、安葬等服務。選擇骨灰立體安葬的,每個格位財政補貼1000元,居民個人負擔2000元。政府還免費為重點優撫對象和低保對象提供骨灰格位安葬服務。
去年3月份,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又出臺新政,對選擇骨灰海葬或者骨灰自然葬的本市戶籍亡故居民提供免費殯儀服務,包括遺體接運、冷藏、整容等六項,所有基本殯儀服務費加起來能夠節省2850元左右,逝者家屬可根據在殯儀館中實際發生的費用進行報銷。
探因三
百姓觀念轉變
祭掃移風易俗
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秉承逝者為大的觀念,有“隆喪厚葬”的喪葬習俗,非常繁縟。不過,當下人們的殯葬觀念在不斷發生改變。4月2日參加天津骨灰撒海的逝者家屬陳先生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人本來就是物質,骨灰撒到海里,是回歸大自然的一種方式。等到我和我的孩子老去,就沒有人給我的先人掃墓了。與其今后讓他們的墳墓荒廢著,占著土地資源,還不如讓逝者早日歸于自然。”陳先生一家都是知識分子,對返璞歸真的骨灰撒海非常推崇,他表示自己今后也會采用這種安葬方式。
一位從事殯葬行業的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前些年,人們談起殯葬就頗為忌諱,如果是來墓地辦理喪葬事宜,100個人當中能有五六個人主動跟工作人員咨詢生態葬就已經算多的了。近些年,殯葬領域逐漸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越來越多的家屬愿意聽聽殯葬工作人員的建議,有30%到40%的人愿意傾聽關于生態葬的具體介紹。在大多數人看來,生態安葬將有可能成為他們為親人甚至是自己的最終選擇。
相關閱讀
-
休艙:全球觀速訊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鎮1號方艙醫院休艙。當日,隨著該方艙醫...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號乘組:中國空間...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1... -
卡塔爾世界杯何以鐘情中國新能源客車?
“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和我的同事都將駕駛這些巴士,將觀眾送到各... -
當前熱點-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釋放長期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 25個百分點... -
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釋放長...
(記者吳秋余)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10月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
(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 -
重點聚焦!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區向實體經濟和房貸客戶讓利近54億元_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國家做好普惠金融‘減... -
【書寫鄉村振興奮進畫卷】“萬企興萬村...
前不久,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蒙泰集團與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 -
觀察:【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11月2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區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55.2%|當前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熱頭條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張躍清忙碌完核酸檢測任務后,急匆匆地趕回村委會,帶領... -
航天新征程|楊利偉:中國空間站時代腳...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 -
滾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 -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將迎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電(記者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了... -
“頂流”到階下囚!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 -
個人養老金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發布...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 -
越冬候鳥“做客”額濟納旗
初冬時節,在額濟納旗沙日淖爾水庫,數量眾多的赤麻鴨、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創紀錄-每日速看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劉愷)俄羅斯農業部24日發布消息說,今... -
中國-匈牙利地方合作機制第三次會議成功...
新華社布達佩斯11月24日電(記者陳浩)中國-匈牙利地方合作機制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