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在線音頻巨頭異口同聲:“耳朵經濟”仍有大市場

2018-11-08 14:10:43    來源:南方日報

“耳朵經濟”仍有很大市場,這是在線音頻產業三巨頭和艾瑞咨詢等第三方的一致觀點。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30%的網絡閱讀量將從聲響進入,聲響有望成為互聯網下一個大入口

。

蜻蜓FM等?在線音頻巨頭異口同聲:“耳朵經濟”仍有大市場

近日,蜻蜓FM推出了包括文化名家、新青年、財經、影視IP等在內的九大內容矩陣,吸引了高曉松、許知遠等文化大咖前來站臺,披露了“兩出一入”的國際化戰略,并宣布將在3年內投入10億元扶持資金,打造包括生態開放、資金扶持、版權支持、主播職業化為內容的主播孵化體系。

此次蜻蜓FM的“兩出一入”,不但在中文內容的文化輸出上將通過亞馬遜Audible、全球最大圖書館有聲書供應商OverDrive以及第二大圖書館有聲書Hoopla等合作伙伴“借船出海”,首批覆蓋60種語言的103個國家,還預計明年第一季度上線蜻蜓國際APP,逐步上線版權外文內容20萬部,目標覆蓋35種語言。同時,在平臺內容的輸入方面將引進有著音頻奧斯卡之稱的奧帝獎歷年獲獎作品等全球優質有聲作品。

互聯網正在迎來第三個風口期,即萬物互聯時代。談及音頻的未來發展,蜻蜓FM創始人兼董事長張強認為,“黃金時代要來了”。

蜻蜓FM等?在線音頻巨頭異口同聲:“耳朵經濟”仍有大市場

一直以來,音樂與短視頻平臺共振上行,但在線音頻FM卻一直不溫不火。根據艾媒北極星的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12月,在線音頻行業三大頭部平臺(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對于用戶的滲透率加起來不足10%,依然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

由于抖音、微視等熱門音樂短視頻在推動短視頻快速傳播的同時,也把熱門歌曲送上了排行榜,因此短視頻崛起整體利好音樂行業。而在線音頻FM由于知識性、信息性強,與娛樂性強的短視頻替代性不強。

然而,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在線音頻用戶規模預計達到4.16億,增速預計為19.5%,增速將高于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從傳統的電臺節目,到脫口秀、相聲評書、有聲書以及形形色色的知識付費內容,在線音頻平臺將各種領域的內容聚合到一起,吸引了跨年齡、跨行業的諸多受眾。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30%的網絡閱讀量都將從聲響進入。聲響有望成為互聯網下一個大入口。

蜻蜓FM等?在線音頻巨頭異口同聲:“耳朵經濟”仍有大市場

中國在線音頻的發展趨勢,已然越來越明確。在線音頻行業三巨頭都認為,人們對聲音的渴求度和依賴度還在持續增長,“耳朵經濟”仍有很大市場。據艾媒咨詢,2017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達3.48億,2019年將到達4.86億。數據分析師認為,以音頻為載體的“耳朵經濟”仍然處在爆發期。

圍繞這一熱點領域,艾瑞咨詢、易觀咨詢、艾媒咨詢分別推出了相關報告。記者梳理發現,雖然對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等頭部平臺的調研數據不盡相同,但不同報告仍有共通之處——在下一階段的在線音頻競爭中,內容和場景將起到核心作用。

2017年以來,我國網絡音頻市場已經進入全場景時代初期。網絡音頻的全場景時代,是指硬件制造商、系統研發商與內容服務商一起,通過構建音頻場景生態,滿足用戶在特定場景特征下的音頻收聽需求。

至于內容,張強認為,隨著網絡音頻行業進一步發展,還需深耕。“一是需要不斷建立和健全內容布局,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音頻內容產品;二是需要進一步扶持主播生態,吸引更多優質內容創作者加入音頻生產陣營;三是發掘下沉市場,為更廣闊的三四五線城市用戶打造新的內容。”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