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甘肅隴西溯源藥材道地品質 配“好藥方”

2019-01-29 15:11: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甘肅“千年藥鄉”隴西溯源藥材道地品質配“好藥方”

圖為定西市渭源縣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貧困農民正在分揀中藥材。(資料圖) 張婧 攝

中新網蘭州1月29日電 (張婧)“選藥材看似簡單,正宗產地也不一定品質就好。除了眼睛細看,還要用鼻子聞、放到嘴里嚼……必須從產地、年份、色澤、氣味和味道等各方面把關。”甘肅省人大代表、定西市隴西縣縣長陳彥吉表示,上乘藥必須源于好藥材,中藥方子不靈主要是因為藥材不道地。

2019年甘肅省“兩會”正在蘭州舉行。陳彥吉告訴記者,隴西縣實施中醫藥產業“種植標準化、加工精深化、市場專業化、倉儲規模化、產品品牌化”工程,產業效益日益顯著,已成為全國重要的中醫藥循環經濟示范基地。

隴西縣享有“千年藥鄉”之稱,當地產多種道地優質中藥材,以黨參、當歸、紅黃芪為代表,量大質優。

近年來,該縣以標準化種植為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基礎,突出“有機、綠色、道地”品牌,依托甘肅省現代農業示范園中國藥都·隴西藥圃園,開展新品種引進示范、提純復壯和野生品種馴化等工作。

陳彥吉介紹說,在中藥材產業重點鄉鎮,他們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組織引導貧困村建立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為單元,統一組織生產經營,在保證藥材品質的同時,也為農民增收。

陳彥吉稱,該縣鼓勵制藥企業建立標準化藥源基地,籌措專項扶持資金,建立標準化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和標準化種植基地,從源頭上保證中藥材道地品質。該縣千噸以上倉儲物流企業達到35家,靜態倉儲能力100萬噸,倉儲品種320多個。

據悉,隴西縣申報注冊“惠森”“中天泰科”“隴山渭水”“隴元貴寶”等中藥飲片、藥茶、藥膳等產品商標30多個,中天藥業生產的“紅芪口服液”具有完全知識產權,是全國獨家準字號綠色非處方類藥品。

談及中藥材產業所遇問題時,陳彥吉分析稱,當地還存在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部分藥材種子、種苗生產仍為農民自繁自育,多數產區藥材種植集中連片規模小,生產質量管理不嚴格等問題,在種植過程中,不科學使用農藥化肥的現象仍有發生,影響藥材質量安全。

甘肅省省長唐仁建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2018年,甘肅道地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建成佛慈、和盛堂、蘭藥、康美等一批生產加工和倉儲物流項目,甘肅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線上交易平臺投入試運營。

該《報告》指出,甘肅將大力推進中藥材精深交工,深度挖掘全產業鏈附加值,壯大中藥飲片、中成藥企業主體,集中資源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建好隴西、渭源、民樂等6個中藥產業園區。

唐仁建說,中醫藥產業要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旅合試驗區,建設當歸、黨參、黃芪等11個道地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加快建設倉儲物流體系,打造隴西國家級中藥材交易基地。

關鍵詞: 甘肅隴西 藥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