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屏幕和眼睛受傷究竟有沒有直接關系?
“換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OLED屏手機,眼睛卻出現不適。”有類似疑問的網友越來越多,OLED屏真的傷眼睛嗎?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看OLED屏手機,我眼睛壞了”
“做夢也沒想到,高高興興換了新手機,用了沒幾天,眼睛開始不舒服。”近來,北京上班族段純(化名)向中新網記者反映了這么一件事情。
段純說,后來她去看了醫生,被診斷為飛蚊癥,醫生建議她最近少看手機。奇怪的是,她換回原來的舊手機后,癥狀好轉。
段純新手機為OLED屏幕手機,舊手機是LCD屏幕,所以她懷疑,“引起眼睛不適可能和OLED屏有關系。”
記者調查發現,有這樣疑問的用戶并不少,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OLED屏幕傷眼”,相關鏈接近70多萬個。百度貼吧也很多相關帖子引起網友共鳴:我也出現了這種癥狀。
OLED屏真的傷眼睛嗎?
近兩年,OLED屏手機開始成為主流,市場上各大手機廠商旗艦機紛紛OLED屏加持,要不都不好意思說是旗艦機。
問題是OLED屏真的傷眼睛嗎?使用OLED屏手機之所以感覺到眼睛不舒服,是因為“屏閃”在作怪。
LCD屏幕通常使用背光燈實現屏幕發光,頻閃頻率就可達到幾千赫茲(Hz),基本不會遇到頻閃問題。OLED屏幕為像素自發光,低功率限制了它的頻閃頻率。目前很多手機OLED屏幕PWM調光閃動頻率在215Hz-250Hz左右。
而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曾撰文指出,低健康風險的頻閃范圍為1250Hz以上,“頻閃可能會導致偏頭痛等疾病。”
在通信行業專業人士看來,這個數值并不算高。但即使是這個標準,醫學界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在行業內的爭議也很大。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眼科主任接傳紅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不管手機屏、電腦屏還是iPad屏,長時間看都容易引起視覺疲勞,應該和屏沒直接關系。
“OLED屏幕和眼睛受傷沒有直接關系”,通信行業專業人士張弛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稱,對OLED屏幕的頻閃,人的眼睛幾乎感受不到,“引起視覺疲勞可能是看屏幕時間過長,用眼過度造成的。”
魅族CEO黃章曾表示,不管是LCD還是OLED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那是因為他們的底層LED燈都會發射出對眼睛有害的藍光,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OLED卻有辦法可以改善,那就是OLED屏幕可以開啟護眼模式(類似PWM調光),使屏幕的色調改變成偏黃色。
不少網友也支招,使用OLED屏手機時,盡量亮度調高一些,亮度越低越傷眼睛。原理在于,降低屏幕亮度時,手機屏也會通過進一步降低頻閃頻率來達到這個效果,這就是所謂的PWM調光。
有眼科人士建議,“人眼對OLED屏幕頻閃感知不一樣,有的人就比較敏感,敏感用戶最好還是使用LCD屏手機。”對此,目前并沒有醫學上的統一說法。
手機OLED屏好不好憑“運氣”?
還有網友有疑問:為什么同樣都是OLED屏,有的手機用起來感覺沒啥問題,而有的手機用起來眼睛就不適呢?
有網友甚至做了試驗:如果對比著看,可以明顯感受到P30 Pro的屏幕不如Mate20 Pro。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不同手機使用的可能是不同屏幕,而且三星、LG、京東方等不同生產廠家技術和產品質量存差異。
中消協6月份發布的試驗結果就顯示,屏的大小不是影響視疲勞的主要因素,不同電子屏幕的材質、物理性能等方面可能是主要影響因素。
即使同一款手機,屏幕好不好還得憑“運氣”。因為同一個機型的手機,可能用不同品牌的OLED屏幕。很多情況下,手機廠商對此并不說明,也并不在手機配置說明中詳細列出該手機屏幕的提供商。
例如,Mate20 pro屏幕供應商有京東方和LG,其部分產品上市后曾出現“綠屏”現象。據媒體報道,出現綠屏問題的全是采用LG屏幕的手機,也就是說同樣的價格、同樣的手機,其屏幕配置可能不一樣,手機是否沒問題要靠運氣的。
這種事情幾乎是行業通病。初期iPhone XS和XS MAX都是三星的OLED屏幕,但是之后蘋果將LG列入第二個iPhone XS屏幕供應商,也就是說后面幾批的iPhone XS和XS MAX都有可能會混進LG屏,消費者是買到LG屏還是三星屏就看運氣了。
現在手機非得要用OLED屏幕?
如果OLED屏容易使用戶視覺疲勞,不用不就行了嗎?實際上,現在很難再對OLED屏說“不”。
OELD屏幕色彩顯示顏色鮮艷、更加飽滿、更加真實,現在高端手機紛紛配置OLED屏幕,已成主流;而通用的LCD都被下放到了中低端手機中使用,不再當成首選屏幕材料。
為何會這樣?“屏下指紋,超薄等終端產品,只有OLED屏幕才能實現。”行業普遍認為。
現在有個好消息是,6月27日,京東方突然宣布,成功研發LCD屏下指紋技術,今年年底量產。由于行業巨頭三星都沒宣布類似研究成果,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是騾子是馬,拭目以待”。
手機行業將OLED全部打回LCD不現實,甚至一些人認為意味著技術的倒退。而單純從眼睛健康角度上看,正如黃章所述,LCD也會發出對人眼有害的藍光。真想保護眼睛只能遵守四字真言:少玩手機。(記者 吳濤)
相關閱讀
-
休艙:全球觀速訊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鎮1號方艙醫院休艙。當日,隨著該方艙醫...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號乘組:中國空間...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1... -
卡塔爾世界杯何以鐘情中國新能源客車?
“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和我的同事都將駕駛這些巴士,將觀眾送到各... -
當前熱點-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釋放長期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 25個百分點... -
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釋放長...
(記者吳秋余)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10月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
(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 -
重點聚焦!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區向實體經濟和房貸客戶讓利近54億元_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國家做好普惠金融‘減... -
【書寫鄉村振興奮進畫卷】“萬企興萬村...
前不久,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蒙泰集團與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 -
觀察:【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11月2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區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55.2%|當前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熱頭條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張躍清忙碌完核酸檢測任務后,急匆匆地趕回村委會,帶領... -
航天新征程|楊利偉:中國空間站時代腳...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 -
滾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 -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將迎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電(記者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了... -
“頂流”到階下囚!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 -
個人養老金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發布...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 -
越冬候鳥“做客”額濟納旗
初冬時節,在額濟納旗沙日淖爾水庫,數量眾多的赤麻鴨、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創紀錄-每日速看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劉愷)俄羅斯農業部24日發布消息說,今... -
中國-匈牙利地方合作機制第三次會議成功...
新華社布達佩斯11月24日電(記者陳浩)中國-匈牙利地方合作機制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