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國盛策略:2022跨年前后的布局思路

2021-12-19 15:00:03    來源:策略曉說

本周開盤后,股市整體高開低走,受海外流動性預期反復影響,全A指數創新高后連續回調,結構上穩增長相關的新老基建及元宇宙領漲。向后看,距離2021年結束只剩下2周,明年初的躁動預期跟往年有何不同?跨年階段應該如何布局?

做多情緒有所搖擺,穩增長仍是主線。

經過兩個月的內外共振式修復,北上交易盤流入與國內融資情緒指標均回升至高位區間。本周做多情緒有所搖擺,主要原因在于資金與情緒面的沖擊。一方面,歐美迎來“央行周”,海外流動性反復加劇了全球市場波動;另一方面,“假外資”從嚴監管,也引發了陸股通資金外流,周五北上資金凈流出超60億,相關重倉板塊明顯回調。整周看,穩增長相關的新老基建依舊是兩市主線。

春季躁動行情的本質是什么?

年初股市風險偏好提升只是結果,根本原因則是在于增量資金的入場:宏觀層面表現為信貸投放后的流動性外溢,微觀層面表現為各類資金的“開門紅”效應。

宏觀層面來看,年初歷來是全年信貸投放的高峰期,銀行間資金充裕,同時提升股債配置需求;同時,信貸額度釋放,投放力度增強,全社會融資環境改善,資金外溢至股市推漲行情。

微觀層面來看,年初也是增量資金活躍期。以短、中期入場速度差值來衡量資金異動,16年以來的數據顯示,1月公募和外資都存在明顯的“開門紅”效應。從偏股型公募基金發行以及北上資金流入節奏來看,1月也是僅次于7月的高峰期,這一點在今年年初尤為明顯——彼時明星基金經理的熱度居高不下,進一步加強了主線跨年、強者恒強的趨勢。

22年年初為何要淡化躁動預期?

自10月社融企穩以來,股市對社融回升、財政前置、信貸寬松等利好已有所預期,對于來年春季躁動存在一定的稀釋效果,更重要的是,明年初增量資金超預期“開門紅”的概率也在下降。12月至今,北上資金單月流入額逾750億,明年初的入場速度很難進一步加快。另一方面,對于公募基金而言,21年公募整體收益相較去年明顯下滑,且結構上看,盈利產品多集中于新能源和周期風格等規模小而靈活的基金,這也意味著“明星”產品的示范效應大概率降低。因此,不論是外資還是公募,明年初“開門紅”繼續超預期的概率都在降低。

建議淡化躁動預期,回歸基本面定價。

雖然宏微觀層面的躁動預期可能都會面臨降溫,但22年跨年階段整體市場環境并不差。第一,穩增長再有新動作,提前批專項債額度下達,進一步助力信用回升。第二,不論增長目標是否達到5.5,都需要基建、地產等傳統經濟發力。第三,重視M1-PPI拐點這一做多信號,后續繼續關注信用條件的漸次修復信號。總結而言,下一階段應淡化純粹的躁動預期,回歸基本面定價邏輯,而穩增長是未來1個季度最大的貝塔主線。

核心結論與策略建議

跨年淡化躁動預期,回歸基本面定價,穩增長繼續引領。(一)穩增長方向既定且初見成效,年底信用條件有望真正意義上企穩,中期繼續看好價值修復,包括食品飲料、優質銀行與開發商、電力運營;(二)新老基建發力方向,首推:建筑/建材、風光、特高壓;(三)上游成本反轉的汽車零部件、小家電,及獨立主線軍工。

風險提示:1、疫情發展失控;2、經濟大幅衰退;3、政策超預期變化。

(文章來源:策略曉說)

關鍵詞: 布局 國盛 策略 思路 預期 整體 高開低走 流動性 指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