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穩產業促就業鞏固脫貧成果觀察:新生活新起點上接續奮斗
2022年經濟形勢和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挑戰。國家鄉村振興局明確,2022年將確保脫貧人口就業規模超過3000萬人。這3000萬人的就業崗位中大部分將由鄉村產業支撐和吸納。
新春伊始,各地積極多措并舉發展鄉村產業,以產業促就業,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
全面落實產業就業幫扶
“蜜一樣的幸福生活滋潤著我,拉祜人縱情歌唱……”
虎年春節,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老達保村歌聲嘹亮,來自全國約4萬名游客在這里歡度假期。
瀾滄縣地處云南省西南邊陲,是全國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拉祜族為直過民族,以拉祜歌舞為特色的老達保村靠發展旅游脫貧,如今正成為網紅村寨。
“實踐證明,就業是瀾滄縣增加群眾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性舉措。”云南省瀾滄縣縣委書記楊中興說,2021年通過健全機制促就業、提升技能保就業、培養能人帶就業、強化服務穩就業,實現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8.97萬人,占全縣脫貧勞動力總數的65.07%,人均實現勞務收入15920元,做到脫貧人口就業規模穩定、勞務輸出不減,真正讓脫貧勞動力“輸得出、留得住、有收入、寄得回”。
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近日指出,當前還存在部分脫貧人口就業穩定性不高、脫貧勞動力技能欠缺、部分幫扶車間經營困難、公益崗位降幅較大等問題,要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我國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并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落實產業就業幫扶等措施。來自國家鄉村振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脫貧勞動力通過務工就業3145萬人,比2020年底增長4.2%。其中,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627.5萬人,比2020年底增長5.7%。
引入企業注入源頭活水
春節假期剛過,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張店鎮馬臺村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
這個春節村民王以梅過得格外開心:“住上新房子,正好迎娶新媳婦上門,真是雙喜臨門呢!”
“水、電、路樣樣通,旁邊還有健身廣場,買東西幾步路就到了。”王以梅邊介紹她家白墻黛瓦的兩層小樓,邊發喜糖給鄉親們。
張店鎮所在的灌南縣是江蘇省12個省內重點幫扶縣之一。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快推進新型農村示范社區建設步伐,大力推進農房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去年6月底,張店鎮在江蘇省委駐灌南幫扶工作隊的支持下,新型社區一期工程全部建成,146戶村民入住。
安居更要樂“業”,發展才是群眾穩定增收的關鍵。張店鎮圍繞板材、食品、機械制造等領域夯實鄉村產業,發展產業園區,在健全產業鏈的同時,也為當地留守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以前一直都在外地工作,現在年齡大了,正好到家門口的企業工作,每個月4000元左右的收入,非常滿意。”今年45歲的丁如霞是馬臺村村民,已在當地工業園區內企業務工一年多。
丁如霞務工的這家企業,是入駐張店鎮工業園區的第一批企業,解決了60多名留守勞動力的務工問題。去年,張店鎮招商引資9個項目,6個投資超億元,成為鄉村振興“硬支撐”。張店鎮黨委書記周鵬介紹:“今年計劃引入更多高精尖企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產業連著就業,是群眾穩定增收的重要支撐。據國家鄉村振興局介紹,2021年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于鄉村產業的比例已達到50%,2022年還將繼續提高,發展壯大脫貧地區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支持幫扶產業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強化龍頭帶動,促進產業提檔升級。
平臺經濟賦能鄉村產業
來自甘肅慶陽的白瑋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4年來通過在北京做一名外賣平臺騎手實現穩定脫貧,“上班靈活,收入穩定,平均每月8000多元,可以負擔兩個孩子的生活費、老人的醫藥費”。
算法派單,線上接單,線下干活……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之間資源、機會等均等化發展。美團數據顯示,脫貧攻堅期間,累計近60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成為平臺騎手實現就業增收。
互聯網平臺的大數據折射出鞏固脫貧、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截至目前,國家級電商平臺“832平臺”累計銷售832個脫貧縣農產品超過200億元,幫助230萬農戶鞏固脫貧成果。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不久前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從數字基礎設施升級行動、智慧農業創新發展行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等8個方面進行部署。
蓬勃發展的數字技術帶來全新的發展方式,促進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交易的數字化轉型。2022年,各大平臺加速布局鄉村產業,拓寬脫貧群眾就業渠道,促進穩定增收。
在源頭生產端,平臺利用大數據探索推進農產品分級標準,推動農產品品牌化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在農村創業者培訓方面,實施“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目前該項目在全國30個省份培訓了超過100名鄉村創業者,帶動鄉村上百萬人增收和就業;在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平臺設立縣域互聯網就業崗位,引入數字經濟產業,吸引年輕人返鄉就業創業。
農村電商、移動社交、數字娛樂……數字技術和平臺經濟為鄉村振興帶來全新的發展方式和治理方式。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休艙:全球觀速訊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鎮1號方艙醫院休艙。當日,隨著該方艙醫...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號乘組:中國空間...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1... -
卡塔爾世界杯何以鐘情中國新能源客車?
“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和我的同事都將駕駛這些巴士,將觀眾送到各... -
當前熱點-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釋放長期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 25個百分點... -
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釋放長...
(記者吳秋余)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10月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
(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 -
重點聚焦!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區向實體經濟和房貸客戶讓利近54億元_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國家做好普惠金融‘減... -
【書寫鄉村振興奮進畫卷】“萬企興萬村...
前不久,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蒙泰集團與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 -
觀察:【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11月2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區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55.2%|當前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熱頭條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張躍清忙碌完核酸檢測任務后,急匆匆地趕回村委會,帶領... -
航天新征程|楊利偉:中國空間站時代腳...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 -
滾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 -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將迎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電(記者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了... -
“頂流”到階下囚!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 -
個人養老金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發布...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 -
越冬候鳥“做客”額濟納旗
初冬時節,在額濟納旗沙日淖爾水庫,數量眾多的赤麻鴨、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創紀錄-每日速看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劉愷)俄羅斯農業部24日發布消息說,今... -
中國-匈牙利地方合作機制第三次會議成功...
新華社布達佩斯11月24日電(記者陳浩)中國-匈牙利地方合作機制第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