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A股“倒春寒”會持續多久?德邦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吳開達:市場底或已探明

2022-02-22 17:55:0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德邦證券2022年春季經濟與投資峰會今日(2月22日)在上海舉行。

去年初德邦證券研究所重新組建,包括現任組長任志強在內的多位知名分析師加盟。今日,德邦證券總裁左暢指出,2022年,德邦證券將在多個方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其中就包括做好深度、特色的研究,以研究驅動各項業務升級。她表示,未來德邦證券會持續加強研究能力的建設。

進入2022年,疫情擾動仍未消散,海外市場遭遇流動性收緊的寒流,國內經濟則是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而這些不利因素在近階段的A股市場已經得到了集中反映。

今日,德邦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吳開達發布了題為《冬去春來萬物生》的A股投資策略。在吳開達看來,目前A股政策底已顯現,市場底或已探明,經濟底可能在二季度探明。

下半年美聯儲有望轉向鴿派

今年來宏觀經濟的主線是中國金融周期和海外金融周期之間的錯位。2022年初至今,隨著通脹的走高,歐美央行鷹派信號不斷強化,歐美債券收益率快速上行。目前國內外機構大多普遍預期,今年美聯儲將迎來多次加息。

近期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次數的預期節節攀升,從去年年底的年度加息3~4次升至目前的6~7次左右。另外,目前市場大多預期,美聯儲有望在今年3月的議息會議進行首次加息。

有分析認為,雖然今年國內有寬松的預期,但海外市場的流動性收緊對國內的寬松會形成一定的抑制。

2月21日上午,央行宣布分別保持1年期、5年期以上LPR在3.7%、4.6%不變。而之前市場預期,此次LPR將再次下調。

此前,央行分別于去年12月、今年1月連續兩個月調降1年期LPR 5、10個基點,并于今年1月調降5年期以上LPR 5個基點。

有機構認為,2月LPR未降,可能反映出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快速升溫下,雖然央行強調“以我為主”,但政策或仍受到邊際制約。

德邦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蘆哲今日指出,預計今年3、5、6月美國會持續加息,與此同時,二季度可能是國內央行貨幣政策的觀察期和暫停期。

而美國今年加息的節奏還是要根據通脹的形勢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旦通脹得到基本解決,加息會告一段落。蘆哲判斷,美國上半年通脹的壓力較大,下半年通脹會趨勢性下行,預計到下半年美聯儲有望轉向鴿派,上半年則會相對激進。

“現在市場投資者認為,今年美聯儲會有6次加息,實際上我們認為上半年落地3次以后,下半年再3次加息的概率其實是非常小的。”蘆哲指出。

在蘆哲看來,中國金融周期和海外金融周期之所以會出現錯位,主要是源于國內外疫情周期的不同,隨著疫情得到逐步緩解,這樣的錯位也會逐漸收斂。

A股市場底或已探明

今年年初的時候,德邦證券策略團隊曾發布觀點認為,“2022開門紅可期,不是躁動,是牛犇,不要被震下牛背。”

而對于今年上市公司利潤增速的下行壓力、以及海內外貨幣政策出現錯位對市場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吳開達今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普林格階段1逆周期調節階段,分子預期不穩,較為混沌,市場信心脆弱,而市場預期美聯儲年內加息6次以上,將在3月議息會議進行首次加息,中美貨幣政策背離,俄烏沖突等會抑制市場風險偏好,但國內寬信用、穩增長的效果更為關鍵。而經濟探底與基數效應下,A股今年盈利增速會有所下滑,但下滑多少,市場分歧較大,直接影響了市場回報率預期,也是開年以來市場回調的主要原因。”

不過對于當前的投資策略,德邦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吳開達依然顯得較樂觀。

吳開達今日向記者坦言,他現在依然沒有改變年初對行情比較樂觀的判斷,“擾動市場的因素很多,而我們預計在政策助力企業紓困、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重壓力’有望逐步緩解,帶動市場分子端預期逐漸趨穩。”

“另外,M2與社融增速裂口領先全A PE市盈率,M2與社融增速裂口擴大,印證我們年度策略對于過剩流動性堆積在金融市場的判斷。傳導時滯將盡,輪動已至A股。從大類資產表現來看,長端利率回升,轉債堅挺,REITs新高,隱含了金融機構對于確定性增長的追捧。而股債性價比進一步改善,隨著穩增長更明確,分子預期趨穩,輪動到A股的時機或將至。”他表示。

今日,吳開達發布了題為《冬去春來萬物生》的A股投資策略。在吳開達看來,目前A股政策底已顯現,市場底或已探明,經濟底可能在二季度探明。

他進一步表示,預計市場底可能出現在1月(春節前最后一周)或4月左右(二次探底與否取決于經濟底)。回顧歷史,由于國家穩增長政策從推出到落實,以及企業、市場對其作出反應都具有一定的時滯,通常而言,A股的政策底領先于經濟底,與市場底的時滯在4個月之內,市場底較政策底的跌幅為3.5%~9.5%,而市場底出現后市場會快速回升,2~5個月較政策底的漲幅為14.3%~36.6%。

從2012~2013年以及2018~2019年出現的底部區間來看,時間順序分別為:政策底(2012年7月)-經濟底(2012年9月)-市場底(2012年12月);政策底(2018年10月)-市場底(2018年10月)-經濟底(2019年2月)。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新基金募集火爆的情況在今年已經難覓。最近8天就有3只基金募集失敗,這其中包括聚焦消費和新能源車等熱門賽道的主題ETF,也有此前熱度同樣較高的“固收+”基金。

對此,吳開達表示,從歷史上來看,當基金募集遇冷的時候,往往也是A股較好的配置時機。

他預計,今年A股的業績增速仍然有5%,其中中游行業將領跑市場。而從各行業的具體展望來看,今年業績增速有望在50%以上的行業包括農林牧漁、社會服務、公用事業、交運、商貿零售等,其中估值歷史分位數較低的包括社會服務等行業。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實體經濟 德邦證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