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3月CPI與PPI數據解讀:豬價降、菜價漲 能源保供是重點

2022-04-12 16:27:03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穩價:內防疫情干擾外防輸入性通脹

國家統計局4月11日發布數據,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環比由上月上漲0.6%轉為持平。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預計,4月份物價水平仍會延續“CPI在合理區間運行、PPI在高位運行”走勢。專家也提醒,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短期內易上難下,應警惕輸入性通脹抬頭。宏觀政策要按相關部署,及時出臺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的措施。

豬價降、菜價漲

數據顯示,3月份,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環比持平。從環比看,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1.4%轉為下降1.2%,影響CPI下降約0.22個百分點。其中,受節后消費需求回落及供給充足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下降9.3%,從同比上漲1.5個百分點看,鮮菜價格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17.2%引起關注。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告訴本報記者,3月份豬肉價格延續低位走勢,雖有小幅波動但未現走高趨勢;在菜價方面,自今年春節后一直保持高位運行,且3月份菜價持續上漲與往年同期存在明顯差異。劉通分析原因:一是天氣異常干擾蔬菜正常供應鏈;二是部分蔬菜產區疫情反復加劇收購難度;三是疫情防控,油價和運費上漲等致使運輸節奏被打亂。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晉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3月份CPI整體平穩有序。1.5%的CPI同比漲幅意味著物價在合理區間運行,對繼續實施貫徹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有利的。“這也意味著穩增長和穩投資仍有可為空間。”王晉斌說。

能源保供是重點

3月份,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PPI環比上漲,同比漲幅繼續回落。從環比看,PPI上漲1.1%,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分析,地緣政治等因素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行,帶動國內石油、有色金屬等相關行業價格繼續上漲。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14.1%;從同比看,PPI上漲8.3%,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回落原因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

王晉斌表示,3月份PPI持續走高在意料之中,他預計,4月份PPI仍將在高位運行。

“政府須繼續在加大保供穩價、有效投放儲備物資、穩定物價水平上深耕,同時通過繼續實施減稅降費,尤其是增值稅留抵扣稅等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王晉斌說。

能源價格波動是3月份PPI環比回升的主要影響因素。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我國相較于歐美等國的PPI水平仍屬穩定。“這與我國經濟結構和經濟韌性密不可分。”林伯強分析認為,“不同于歐美等國大都依賴油氣進口的能源結構,我們只要維持住煤炭價格的穩定,就不會出大問題。”

當前煤電提供了我國60%以上的發電量,在保障現階段電力供應中,仍起著重要的“壓艙石”作用。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就把“增強供應保障能力”放在首位,提出“以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為首要任務,著力增強國內能源生產保障能力,切實把能源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要按照既定節奏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尤其要確保能源價格的穩定。”林伯強進一步強調。而圍繞煤炭穩產增產工作,近期,有關部門成立了工作專班推動煤炭增產增供,明確年內再釋放產能3億噸/年,力爭全國煤炭日產量穩定在1200萬噸以上。

化解輸入性通脹

對于4月份CPI和PPI的走勢,受訪專家普遍預計“CPI或小幅上漲但不偏離合理區間;PPI受國際形勢影響仍將繼續走高”。其中,呈現抬頭趨勢的輸入性通脹值得警惕。

“3月份PPI環比上漲、CPI同比上漲加快,體現了全球通脹持續升溫對我國形成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增大。”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本報記者表示,與此同時,PPI和CPI同比漲幅“剪刀差”回落6.8個百分點,接近2021年4、5月份水平,反映出價格從上游向下游傳導加快。

溫彬認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短期內易上難下,對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會有所持續。他建議,要繼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盡快落地減稅降費政策,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出臺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等措施,多措并舉為市場主體紓困,緩解原材料上漲、有效需求偏弱等帶來的壓力。

王晉斌也認為,3月份物價雖然處于合理區間,但不可忽視物價水平和需求收縮二者間的關系,“這與當前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影響關系密切,因此,需要綜合施策,要在提振需求上繼續下功夫。”王晉斌說。

關鍵詞: 豬肉價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