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反向借殼上市無疾而終 | 威馬成失信被執行人,董事長被限消?

2023-07-07 17:47:09    來源: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

造車淘汰賽還在加劇。

文 | 杜巧梅


(相關資料圖)

2023年已行至過半,原計劃在今年二季度內通過反向收購(RTO)完成掛牌的威馬汽車,再次“爽約”。

沒有等來登陸資本市場的消息,近半年來,這個曾經一度比肩蔚小理的新造車企業,卻始終負面纏身。

6月29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與此同時,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采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公布的生效法律文書顯示,被申請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于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5日內支付申請人彭億松2022年10月、11月工資差額合計人民幣11798.5元;被申請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于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5日內支付申請人彭億松2022年12月工資人民幣2266.9元,總計工資為14065元。

在法院判決后,威馬汽車仍未按時履行上述事項,最終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與此同時,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6月29日發布的限制消費令顯示,因威馬汽車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該院對威馬汽車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威馬汽車及公司法定代表人沈暉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對于上述內容,7月4日,威馬汽車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近日,有媒體報道了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法人沈暉先生被限制高消費的消息。經核實,該限高令已撤銷。”

威馬方面表示,目前,各級各地政府持續關注和關心威馬汽車的脫困和發展,威馬汽車正在沈暉的帶領下,全力開展用戶服務,依法有序清償債務,并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出海計劃,有望于近期復工復產,恢復正常運營。

5月10日,威馬汽車還與中國誠通生態有限公司就鋰電池回收、電池銀行等項目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盡管威馬汽車多次表示即將復工復產,然而,威馬汽車工廠及門店也停擺已久。

自去年10月起,為節約開支,威馬汽車先后開啟多輪降薪甚至停發工資的舉措。今年2月,由于威馬拖欠員工工資,已有員工到威馬黃岡工廠維權。

日前,據《證券日報》消息,威馬汽車再次停薪,公司只有總監及以上的中高層有工資,其他人均暫停發放工資。

而在威馬汽車官方微博及沈暉個人微博下,來自威馬車主、員工、供應商的“吐槽”已鋪天蓋地,尤其是威馬車主,正面臨著售后無門的困境。

今年3月,上海青浦消保委認為該公司經營異常,嚴重影響到消費者的使用,損害到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向廣大網友發出消費風險警示。

隨后,威馬汽車方面表示,針對前期因供應鏈緊張造成部分用戶售后不便的情況,威馬在政府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已聯系生產部門、經銷部門、售后備件外包存儲配送公司等,緊急調撥相關零配件盡快滿足用戶需求。近期,全國將有超過100家經銷商門店陸續恢復常態化服務,為用戶解決各類購車、用車問題。

不過,智庫君走訪來廣營等多家北京威馬經銷商門店,均處于人去樓空的狀態。

資料顯示,威馬汽車總部位于上海市青浦區,成立于2012年5月,注冊資本6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技術設計和研發、銷售及售后服務等。

然而,7年過去了,數百億資金投入下,威馬如今“危機四伏”。

截至2022年3月31日,威馬汽車賬面剩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6.78億元,而降薪裁員、工廠停產、總部大樓欠租等,無不透露威馬財務捉襟見肘。

今年年初,威馬希望通過Apollo出行獲得二級市場融資的渠道。

“借殼上市或者通過被收購上市也就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在美股市場比較常見。為了吸引上市公司,港交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借鑒納斯達克,給需要融資的企業提供上市渠道。但目前港交所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太少,上市機制也不是太健全。”此前,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在接受智庫君采訪時表示,威馬通過借殼登陸港股的可能性不大。

截至6月30日,威馬汽車及Apollo出行都未披露相關進展。

事實上,今年以來,造車淘汰賽正在加劇,包括天際、愛馳在內的多家新造車企業被曝出資金鏈緊張、拖欠房租、供應商貨款及員工工資的問題。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今年復雜的市場情況,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一些銷量規模小、資金鏈緊張的弱勢品牌淘汰。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