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規范化標準化種植為中醫藥傳承創新開“良方”

2023-08-26 06:07:49    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片)

8月24日上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在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開幕。不少參會嘉賓表示,持續推動規范化和標準化種植,為我國中醫藥傳承創新開出了“良方”。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余艷紅在第四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上介紹,為提升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水平,我國正努力從源頭狠抓中藥材質量,并推動建立完善的全鏈條質量追溯體系,增強中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烈日當頭,在甘肅隴西縣首陽鎮董家堡村,38歲的農民閆百平正在自家中藥田里拔草,防風、紅芪等藥材長勢旺盛。

隴西地處甘肅隴中腹地,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條件非常適宜多種中藥材的生長,而首陽中藥材交易市場也是全國重要的中藥材原產地交易市場之一。“黨參、甘草、黃芪銷量約占全國市場銷量的70%,每年都有近50萬噸西北產的大宗原藥材和切片從這里銷往全國各地。”隴西縣首陽鎮黨建辦主任程曉東說。

閆百平加入了當地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升級抓點示范基地,在當地龍頭藥企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縮寫,意為“良好生產規范”)認證收購后,他去年種植的5畝中藥材賣了3萬多元。“目前,全縣建成中藥材藥源基地50萬畝,標準化種植面積超35萬畝。”隴西縣中醫藥產業發展局局長王偉說。

甘肅是全國重要的藥源基地和中藥原料生產供應保障基地,規范化和標準化種植已成為中醫藥產業高速發展的“推進器”。“2022年,甘肅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為491萬畝,標準化種植率為55%,產量達147萬噸。”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劉伯榮說。

不只定西,如今,在國內中藥材生產鏈條上,統一標準、統一種質、統一加工和統一銷售已成為多地促進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共識。近十年來,四川、江西、安徽等地紛紛出臺產業規劃、扶持政策及法律條例,推動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種植、提升道地中藥材質量,并加強野生中藥材資源保護。

(文章來源:新華社)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