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傳喜馬拉雅重搭VIE架構赴港IPO 回應稱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

2018-05-16 14:17:48    來源:證券日報

針對近日傳出的“喜馬拉雅被曝或以40億美元估值融資,重搭VIE赴港IPO”消息,喜馬拉雅CEO余建軍回應稱,赴港IPO消息不屬實。同時,公司方面也表示,目前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

這一事件的起因,即5月10日,青島城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城市傳媒”)發布公告稱,將以不超過4000萬美元的自有資金認購GrandEverlastingLimitedPartnership(以下統稱“美元基金”)。而根據公告顯示,該美元基金投資標的為國內某移動互聯網音頻行業企業。

也因此,有相關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該標的公司為喜馬拉雅,此舉是喜馬拉雅計劃重新搭建VIE架構,把部分國內老股東“翻出去”,以實現其在香港上市的計劃。

同時,該報道稱,上述基金預計間接占據標的公司1%左右的股權,以此計算,喜馬拉雅目前估值或將達到40億美元(約合254.64億元)。

對于青島城市傳媒的投資,有喜馬拉雅內部人士表示并未收到確切消息,稱目前公司在業務層面,仍關注三個層面,包括精準廣告、智能硬件及內容付費。

資料顯示,喜馬拉雅是國內音頻分享平臺,于2013年3月份上線手機客戶端。截至目前,其已經擁有4.5億的激活用戶、500萬名主播,活躍用戶每日人均收聽時長128分鐘,在國內音頻行業市場占據73%的市場份額,目前暫居中國最大的音頻平臺。

而事實上,這也不是喜馬拉雅第一次出現上市傳聞。

資料顯示,在2015年底,喜馬拉雅宣布公司已完成VIE架構拆除,正式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此后,其獲得1150萬美元的A輪融資,共有SIG(海納亞洲)、KPCB(凱鵬華盈)以及SierraVentures三家公司參與,共出讓近30%的股權。

彼時余建軍表示:“未來VIE可能被認定為外資機構,公司在國內發展可能會遇到政策性限制。現在及早拆除是明智之舉,估值越高越難拆。”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喜馬拉雅用戶多集中在國內,回歸國內市場才更有利于其發展。同時,隨著互聯網音頻行業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音頻公司期望能夠借助資本的力量不斷壯大。

但在2015年底拆除VIE架構、實現國外投資者退出后,喜馬拉雅將以何種形式進入二級市場,公司方面并未給出明確的方案。

彼時,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聯席CEO陳小雨表示:“曾經相關方面請我們討論上市的事情,讓一些具有發展前景但短時間內營收有限的企業回國。未來國內的注冊制一旦推出后,可能不會對營收設硬性指標,但要求在行業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而時至今日,又傳出了喜馬拉雅“重新搭建VIE架構”的消息,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無論是“拆除”還是“重搭”,其實主要還是受資本市場政策的影響。

關鍵詞: 喜馬拉雅 架構 赴港IPO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