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電信新手機號無法正常使用微信,找客服求助被騙近萬元

2018-05-17 16:12:18    來源:成都商報客戶端

5月16日消息,綿陽市民范先生在電信辦理了一張手機卡,綁定微信后無法正常使用,于是撥打“10000”客服電話要求對方解決問題。客服通過網絡查詢提供了一個“微信客服”電話,范先生撥打該電話后,根據對方的要求操作,結果手機綁定的信用卡被刷走9983.2元。16日,綿陽涪城警方證實此事。目前,范先生已經起訴電信綿陽分公司,法院將于17日開庭審理。電信綿陽分公司表示,此事主要是10000客服的事情,公司正在積極應訴。

新手機號無法正常使用微信,撥“10000”電話求助

今年1月16日,53歲的綿陽市民范先生,在電信綿陽分公司一處營業廳新購了一張電話卡,月套餐119元。回家后,范先生用新購的號碼申請了一個微信號,但是,微信始終無法添加好友。

5月16日,范先生介紹,開始他以為是自己手機的問題,但通過手機登錄以前的微信號,還是能正常使用。后來,他自己在網上搜索微信客服號,并撥打了幾個座機號碼,但對方都是語音提示,一直沒有接通。

“后來我就想,我是在電信辦理的電話卡,應該可以找電信解決這個問題。于是,我于1月20日撥打了電信10000客服電話。”范先生說。

電話中,10000客服告訴范先生,微信無法正常使用只有找微信客服,但范先生稱自己確實沒有找到微信服務平臺的電話,要求客服提供一個微信服務平臺的電話。

“后來,她給我提供了一個座機號碼,稱是自己網上查詢到的“微信24小時客服電話”,讓我自己聯系。”范先生說,

16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范先生提供的電話清單中看到,1月20日16時41分,他撥打了電信客服電話10000,通話時長739秒。16時56分,他接通了10000客服提供的電話號碼,通話時長805秒。

范先生提供的電話清單。成都商報 圖

10000客服提供電話,按提示操作信用卡被轉近萬元

范先生根據10000客服提供的“微信客服”電話,撥打了過去。對方在電話中告訴范先生,需要重新下載一個微信,然后必須在微信上綁定一張信用卡、一張儲蓄卡,然后才能正常使用。

“當時手機聯系通話了十余分鐘,對方又叫我用座機打過去,然后他教我用手機操作,于是我就回到家中,用家里的座機給對方打了過去。”范先生介紹,根據對方提示,他在網上搜索“微信”,并下載了對方所說的微信版本。然后,他根據對方提示,在手機綁定了一張工商銀行信用卡,一張工商銀行儲蓄卡。

其間,范先生一邊用座機和對方溝通,一邊在手機上根據對方提示進行操作。然而,當范先生將一切都綁定好后,對方稱,為了證實確實已經綁定,需要從信用卡上轉0.2元錢到儲蓄卡上。范先生再次根據提示,開始在手機上操作轉賬0.2元。

“我打開微信紅包的收付款,顯示出一個條碼,對方讓我把條碼號告訴他。因為是電信客服提供的號碼,當時我根本沒想過是詐騙電話,就把條碼號告訴了對方。”范先生稱,對方收到條碼號后,他的手機微信紅包已無法正常操作。

這時,范先生有些著急,詢問對方原因,但對方沒有明確回答。短短一兩分鐘后,范先生的手機收到一條短信,提示信用卡已被消費刷卡9983.2元。

看到這條短信,范先生馬上在電話中質問對方:“為何要把我卡上的錢轉走?”這時,對方仍沒有明確回答,只說在調試,并問范先生有沒有支付寶,可以通過支付寶轉回來。

“我當時就反應過來,多半被騙了,于是要求對方立即把錢轉回來,否則我馬上報警。沒想到,對方直接掛斷電話,再也聯系不上了。”范先生說。

警方證實:

10000客服提供“微信客服”電話,曾告知是網上查詢

當天18時05分,范先生撥打了工商銀行客服電話“95588”進行咨詢,確認信用卡已被消費轉賬9983.2元。18時16分,范先生撥打轄區派出所電話報警,并在隨后趕到派出所錄了口供。18時21分,范先生在去派出所的路上,再次撥打了10000客服電話。

“這次是另外一個客服人員接的電話,我給他說了我的情況,他告訴了我正確的微信24小時客服電話,并幫我查了之前那個客服人員的工號和姓名。”范先生說。

在派出所報警后,警方予以立案。1月21日下午,范先生來到工商銀行,打印自己的交易記錄,發現9983.2元的交易是“財付通-平安銀行,消費”。

范先生提供的交易記錄。成都商報 圖

5月16日下午,辦案民警介紹,警方根據范先生的報警,已經以“電信詐騙”進行立案調查。根據調查,范先生因微信無法正常使用,撥打了電信10000客服電話,要求客服提供微信服務平臺的電話,電信的客服人員也確實提供了一個號碼,不過告知了范先生是在網上查詢的號碼。

“電信詐騙一般是團伙作案,且在省外,現在我們正在進一步對此案進行調查。”辦案民警說。

電信說法:

此事是與10000客服糾紛與公司沒有聯系,正積極應訴

“由于是電信客服人員提供的微信服務平臺電話,我希望電信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后來,我又多次給電信客服打電話,他們稱客服人員出錯是他們內部問題,我被詐騙了應該報警,找警方抓嫌疑人。”范先生說。

今年4月,范先生決定起訴電信綿陽分公司。范先生在起訴書中稱:原告作為消費者,被告作為為原告提供電信服務的提供者,應當為原告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被告工作人員疏于核實便將詐騙電話告知原告,并為電信詐騙分子提供了詐騙的電信服務,致使原告財產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第十一條分別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因此,被告應當為原告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起訴書中,范先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賠償金9983.2元,及從2018年1月20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銀行同期利率計算的資金利息。

16日下午,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來到電信綿陽分公司,根據工作人員提供的電話,聯系上該公司負責對外宣傳的一名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她聽說過,不過此事是與10000客服的糾紛,電信綿陽分公司與10000客服沒有聯系。不過,范先生起訴了公司,他們公司也在積極應訴。

關鍵詞: 手機號 電信 被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