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我國營商環境評價“登記財產”指標升至第27名 達到全球先進水平

2019-01-21 16:40:43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朱江)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日前,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在監測的190個經濟體中,我國營商環境評價“登記財產”指標從2018年的第41名上升至第27名,提升了14名,達到了全球先進水平。

《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對上海、北京兩個主要城市的評估顯示,平均登記財產需3.6個手續、耗時9天、成本占財產價值的4.6%、土地管理質量指數為23.7分。與2018年相比,登記財產手續減少0.4個、耗時減少10.5天、土地管理質量指數提高5.4分。

據了解,登記財產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之一,主要用于衡量企業從二級市場購買土地、房產等不動產所需的流程、時間及辦理費用,并從信息透明度、土地爭議解決指數等角度評估土地管理質量。評價涉及的財產登記程序、時間和費用包括與不動產交易、稅務、登記等政府部門之間的各項事務以及律師、公證員等中介服務機構的盡職調查等事項。

世界銀行報告指出,中國登記財產指標排名獲得大幅提升,得益于上海、北京針對不動產登記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通過簡化管理程序和增強土地管理系統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使“登記財產”更便利。一是通過優化登記流程,強化部門間協作溝通,精減了辦事環節,大幅壓縮了辦理時限。二是推出“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強信息互通,進一步提升審批效率和工作質量,實現“最多跑一次”。三是不斷創新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在登記大廳配備自助查詢終端,針對重點企業和特殊群體開通綠色通道,提高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使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負責人表示,為優化營商環境,自2017年5月以來,原國土資源部先后出臺一系列制度措施,確保不動產登記規范有序、便民利民,這些措施包括逐步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大力推行“一窗受理、并行辦理”,開展“減證便民”服務,拓展網上辦理事項,延伸登記服務范圍,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供信息共享服務等。截至2018年底,全國所有市縣的一般登記、抵押登記業務辦理時間分別壓縮至15個、7個工作日以內,預計2019年底前一般登記、抵押登記業務辦理時間將分別壓縮至10個、5個工作日以內,5年內登記時間壓縮2/3以上、壓減到5個工作日以內。

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還披露,當前登記財產全球最佳實踐是新西蘭,登記財產僅需查詢登記信息、申請登記兩個手續,由于沒有交易審核、稅收等環節以及實行電子簽名電子證照等原因耗時僅1天,成本占財產價值的0.1%,土地管理質量指數達到26.5分。俄羅斯、美國分別排名第12位和第38位。

關鍵詞: 營商環境 登記財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