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看金山這個小區如何做

2023-06-26 11:00:06    來源:i金山


【資料圖】

在金山區楓涇鎮楓香名苑小區,居民朱女士將已分類好的垃圾拎出了家門,投入到小區垃圾分類點對應的垃圾桶里。一旁值守的保潔員錢根妹說:“現在我們小區的大部分居民都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到了投放點基本不需要再重新分揀,整個氛圍、衛生環境都挺好的。”

楓香名苑是動拆遷小區,共有1100多戶,2450多位居民。小區內設置的3處垃圾投放點,每處只配備了1位垃圾分類監督員,而且還是由保潔員兼職完成。是什么方法讓居民們紛紛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楓香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金頌軍道出了其中的“奧秘”。  

萬事開頭難,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也是如此。回憶起剛推行這項工作時的場景,金頌軍感慨地說:“剛開始,很多居民一是沒有垃圾分類的概念,二是沒有形成習慣。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都是由志愿者站在垃圾桶旁邊幫忙指導,人力、物力上的投入都比較大。”

為了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楓香居民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例如入戶發放宣傳單、利用小喇叭播放垃圾分類知識、開展主題宣講活動、通過業主微信群宣傳等,同時發放小禮品來引導居民積極參與。那段時間里,不少黨員、志愿者、樓組長都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身邊的人逐步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2022年6月,楓香名苑小區開始嘗試不在垃圾分類點上設置志愿者,而是讓小區物業保潔人員兼職擔任垃圾分類監督員。“開始時我們其實也很擔心,志愿者撤掉了能行嗎?”金頌軍表示,為了鞏固好前期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成效,讓這項全新的“嘗試”變得更有底氣,居委會繼續依托垃圾分類志愿者這支隊伍,持續發揮引領示范作用,“隊伍是‘散’了,但這份理念還是要繼續傳遞”。

為了進一步方便居民投放,居委會還從垃圾投放點上下功夫,先后將兩處定時投放點改為了24小時投放點。同時利用聯建共建資源,改建了原先敞開式的垃圾投放點,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

垃圾分類督導員、小區物業經理夏暉說:“現在我們小區的絕大部分居民都會主動、自覺、準確分類投放垃圾。”夏暉表示,自己每天都會不定時巡視小區,發現居民有不規范的垃圾投放行為時,她都會第一時間引導。

“實施垃圾分類后,大家的分類意識越來越強,環境也變得更干凈了。”居民俞先生表示,這些年來,小區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他住在這里感覺很幸福。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