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賽富樂斯:創業路上遇到過不少“坑”

2023-06-28 00:48:32    來源:中國科學報

近日,2023年美國國際顯示周(SID Display Week 2023)在洛杉磯舉行,利亞德光電集團攜手參股企業——西安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富樂斯)亮相展會。《中國科學報》從賽富樂斯獲悉,會上雙方聯合發布了全球首款4K QLED(量子點發光二極管)直顯大屏,在業界引起關注。

賽富樂斯首席執行官陳辰介紹,在本次展會上,賽富樂斯還展出了適用于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眼鏡的0.39英寸紅、藍、綠三色微顯示屏樣機。該系列產品是賽富樂斯首次將基于納米孔結構的量子點色彩轉換技術(NPQD)成功應用于終端微顯示屏中,為解決微顯示屏一直以來的紅光效率問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資料圖)

誰又曾想到,如今風光的賽富樂斯創業團隊在創業路上遇到過不少“坑”,最終在“伯樂”的指引下,才成功走出困境。

創業建廠買不起設備

2014年前,陳辰對半導體發光材料還不是很熟悉。彼時他供職于一家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斯倫貝謝,期間成功研制了一款鉆頭ONYX360,產品銷售額超過10億美金。

陳辰在2014年7月離開斯倫貝謝,前往耶魯大學繼續深造,攻讀MBA(工商管理碩士)。在一次講座上,他遇到了自己的“伯樂”——耶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韓仲。當時,韓仲已在半導體發光材料領域深耕多年。專業毫不相干的兩人,卻因陳辰在講座上拋出的一個問題——“我想了解下這個材料的技術壁壘”后相知相交。

2014年底,陳辰和韓仲創立了賽富樂斯,希望致力于新一代半極性氮化鎵發光材料研究和技術產業化,將其應用在大功率照明、綠光激光器、Micro LED(微型發光二極管顯示)以及可見光通信領域。最初的創業團隊除了陳辰和韓仲,還有韓仲的學生宋杰,以及三星電子前執行副總裁崔周源。

賽富樂斯成立初期的目標是,解決大尺寸半極性材料的生產難題。然而,技術團隊的創業并沒有預想中的順利。比如,如何準確且實時地控制材料的生長形態和性能,并保證“爐子”里生長的同一批材料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良品率,這些都是團隊面臨的難題。

歷經近兩年時間,賽富樂斯團隊終于解決了上述難題,實現了2英寸半極性氮化鎵外延片的生產。隨后,創業團隊開始計劃在耶魯大學附近租地建廠,卻發現囊中羞澀。

因生產需要用到MOCVD(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外延爐設備,僅一臺設備就價值近兩千萬元,一條光電子芯片產線造價就達數億元,這對于當時幾乎沒有營收的賽富樂斯來說是簡直是天文數字。

轉換技術賽道不容易

賽富樂斯團隊在國外尋找場地和設備的同時,還將目光轉向國內。2016年底,陳辰來到西安,遇到了另一個“伯樂”——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并在他的引薦下來到陜西光電子先導院,看到了一條包含19臺設備的MOCVD生產線,以及現成的凈室和其他生產設備。

“你們可以按租用的方式使用這里的設備和生產線。”收到此消息的陳辰馬上作出決定——將賽富樂斯落戶西安。

利用陜西光電子先導院提供的MOCVD、電子束蒸鍍機等設備,賽富樂斯的研究成果很快從實驗室進入產業化階段。2017年11月,賽富樂斯正式上線了4英寸半極性氮化鎵材料,并從2018年3月開始規模生產及銷售,良品率達95%以上。

“當年,我們是全球首家可以量產工業級半極性氮化鎵材料的企業。”賽富樂斯副總康瑞泉告訴《中國科學報》。

雖然半極性氮化鎵材料的產量上去了,但其技術和市場化需求太超前了,此類技術大多是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研究的需要,尚沒有形成產品級的批量需求,所以沒辦法量化、批量銷售。

在產業化推廣過程中,賽富樂斯創始團隊在市場上發現了新問題——LED產業鏈相對完善,傳統的固態發光材料在滿足其性能需求的同時,可謂物美價廉。雖然賽富樂斯研發的半極性氮化鎵材料在技術和性能上有優勢,但打動不了中低端LED市場的傳統客戶。

新技術應該開創市場藍海,轉變研究方向又談何容易?

在業界,Micro LED技術被譽為面向未來的“終極顯示技術”,其原理是在一個芯片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陣列,將像素點距離從毫米級別降至微米級,但Micro LED技術的市場化問題尚未被解決。

分析了市場行情后,賽富樂斯創始團隊選擇了NPQD(納米孔量子點)技術,即在LED內部制作形成創新的“納米孔”結構,用以容納量子點,從而提升量子點的光轉換效率。陳辰表示:“NPQD技術能夠從成本、光效、色彩表現上解決Micro LED技術面臨的問題。”

賽富樂斯創始團隊從2018年開始推進NPQD技術成果轉化工作,并在2019年5月舉辦的國際顯示周上,正式推出NPQD技術,從而完成技術賽道的轉型。

破解光子企業兩難困境

在今年的國際顯示周上,賽富樂斯研發的用于LED小間距屏的R1系列Micro LED芯片產品頗受關注。康瑞泉介紹,這塊產品首次將優良的色彩轉換材料——量子點和先進的Micro LED技術,深度結合在芯片產品上,展現了最先進的的顯示技術。

“從半極性氮化鎵材料到NPQD技術,我們走的都是沒有人走過的路,對我們來說不僅壓力很大,還面臨技術攻關和客戶認可等兩難困境。既要解決技術問題,進行多輪測試驗證,又要打入客戶的供應鏈,耗費大量的資源、時間成本。”康瑞泉感嘆,最近幾年,賽富樂斯遇到過不少坑,但都堅持了下來。

“創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陜西光電子先導院總經理楊軍紅見證了很多個創業案例,“遇到困難還迎難而上,這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日前,陜西光電子先導院先進光子器件創新平臺全面啟用。“我們希望幫助創業者解決更多實實在在的困難。”楊軍紅介紹,先進光子器件創新平臺具備光子芯片制程中的光刻、刻蝕、蒸鍍等多項核心工藝,將為光子產業項目提供產品研發、中試、檢測等全流程技術服務。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