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全面系統加大制度和產品供給 明確北交所高質量發展路線

2023-09-08 16:31:39    來源:新華網


(資料圖片)

9月7日,北交所“深改19條”政策解讀會舉行,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副局長趙維久在會上表示,北交所迎來了新一輪改革舉措,改革力度遠超市場預期,可以說政策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均前所未有。

9月1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高質量”為題眼,聚焦市場建設重點難點問題推出了一攬子改革措施,是今后一段時期北交所市場建設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北交所總經理隋強在會上表示,證監會發布《意見》,推動北交所改革、支持北交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是本次改革是全面系統的改革。從破解當前市場各方高度關注的流動性、吸引力等關鍵問題出發,從形成特色和比較優勢的角度出發,按照交易所的基本配置、基本功能,在投資主體、投資標的、交易制度、交易工具及交易環境等方面全面系統地加大了制度和產品供給。

二是本次改革是超出預期的改革。首先是改革力度超預期,其次是落地速度超預期,最后是“試驗田”安排超預期。《意見》提出要發揮北交所改革“試驗田”作用和新設市場優勢,在發行上市、交易機制、產品創新等方面,持續探索構建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基礎制度體系,為北交所進一步創新發展打開空間。

三是本次改革是活躍市場、提振信心的改革。《意見》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北證50指數收盤上漲%;近兩天平均成交金額億元,較上月增加167%,投資者新增開戶數量超過10萬戶。

四是本次改革為京企上市提供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隨著北交所改革的漸次落地,尤其是直接IPO的實施,北交所的上市路徑更加多元;上市進程更加高效;市場和產品結構更加健全。

趙維久表示,作為全市企業上市的協調服務部門,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必將牢牢把握北交所改革的契機,譜寫資本市場助力北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全力推動完成今年京企上市北交所的目標任務,有幾點要求:一是加深政策理解,做好“深改19條”的政策宣介工作。要扎實推進以“鉆石工程”為品牌的系列企業上市培訓,幫助廣大創新型中小企業深入理解北交所和新三板制度規則。二是搶抓歷史機遇,培育更多北交所上市公司。尤其要做好改革儲備企業的挖掘和動員工作,盡快打造一批能夠體現首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彰顯北交所市場價值的標桿上市公司,力爭第一家北交所直接IPO的企業花落北京。三是發揮北京優勢,優化北交所市場生態建設。

北京證監局一級巡視員徐彬表示,《意見》提出了19條工作舉措,為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指明了方向。支持北京市中小企業利用北交所市場發展有三個方面:一是不斷加強力量配備,提高服務中小企業能力。近兩年來,證監會不斷優化輔導驗收工作機制,提高驗收工作效率;與公眾公司部、北交所、市金融局多次召開“四方會議”,逐家研究企業個性化問題,一對一商討解決方案;就企業、中介機構的困惑顧慮,及時從監管角度答疑解惑。二是堅持強化市場培育,夯實上市后備力量。常態化開展新掛牌公司“監管第一課”培訓活動,目的在于督促其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質量,引導優質企業加快做好申報準備;同時,積極支持北京市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推動提高“專精特新”專板的孵化培育能力;通過聯合市金融局、北交所共同舉辦面向企業和有關政府部門的培訓活動,宣講北交所有利政策和發展機遇,不斷增強工作合力。三是認真領會改革精神,積極謀劃下一步工作。改革方案發布后,證監會及時向掛牌公司、中介機構等傳達最新監管政策要求,并進一步優化內部工作流程,全力推進北交所市場高質量擴容。

會上,北交所向東城、朝陽、海淀、豐臺、懷柔服務基地授牌。下一步,北交所將陸續在全國重點省市開展北交所“三服務”全國行系列活動并進行“深改19條”政策解讀,向相關政府部門、市場機構、擬上市公司等主體全面系統解讀改革制度舉措,深化各方理解,凝聚推動改革落地的工作合力。(記者 孟珂)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