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當前關注:卡塔爾投資未來

2022-12-04 08:40:59    來源:經濟日報

為避免“資源詛咒”,卡塔爾在2008年制定了《卡塔爾2030國家愿景》,旨在逐步減少經濟發展對傳統資源的依賴,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多元化戰略。豪擲2000多億美元舉辦足球世界杯,與其說卡塔爾在“炫富”,不如說他們其實是打著舉辦世界杯的旗號投資未來。

四年一度的國際足聯世界杯正在卡塔爾舉行。盛大的足球賽事讓卡塔爾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史上最貴”也成為本屆世界杯的一個顯著標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史上最貴”是什么概念?數據顯示,卡塔爾投入了至少2200億美元,足夠上屆東道主俄羅斯再辦19屆世界杯。卡塔爾不僅為參賽球員和球隊開出了創紀錄的獎金,還修建了8個體育場,新建了機場、酒店、購物中心、地鐵,甚至將沙漠中一個叫盧賽爾的小村莊建造成一座現代化城市。

卡塔爾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度?它又為何如此“豪橫”呢?

從地圖上看,卡塔爾就像一葉飄搖的小船,停靠在了波斯灣的心臟地帶。其國土面積僅有1.1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0.7個北京市;人口為294萬人,不到北京市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本國公民只占約15%。世界杯期間,這里預計會接待超過120萬名外國游客。

歷史上的卡塔爾曾是一片不毛之地。終年受北非—伊朗副熱帶高壓控制,卡塔爾夏季的最高氣溫可達45℃以上。熱帶沙漠氣候常年炙烤著這片大地。因為降水稀少,卡塔爾地表的大部分都被沙漠戈壁覆蓋,綠色鮮少見到。如果看當年衛星從太空中拍到的圖片,這里就像是一片被風干的枯葉,枯黃單調,缺乏生氣。

一直到20世紀上半葉,卡塔爾的情況還沒什么改觀。“沿著海岸的幾英里內,半數以上房舍破爛不堪,道路上蒼蠅亂飛、塵土飛揚,電力短缺,當地人要跑到城外兩三英里的地方,用皮囊或金屬容器從井里取水。”一位曾經生活在這里的英國人用“凄慘”二字來形容自己對于當地的直觀感受,稱這里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后的地方”。

1971年,卡塔爾正式宣布獨立。此后的短短幾十年間,這里幾乎是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向了現代文明。

“熱浪迎面而來,空氣中夾雜著一種香香的味道。這是因為當地人很喜歡噴香水、用香料。”來自上海的本屆世界杯組委會工作人員王哲回憶起自己去年11月初剛到卡塔爾的那幾天說,北半球已經進入冬季了,這里的天氣卻依然炎熱。街道上只能看到車輛來來往往,很少有行人出現。

在此后的日子里,王哲到過卡塔爾的最北端,也去看過沙漠的落日、原生態的海灘以及多哈市西海灣別具特色的現代建筑。“傳統阿拉伯風格的建筑和現代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卻不感覺突兀,只給人奇幻的感覺。”

王哲說,先前他只是通過新聞報道了解到,卡塔爾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在這里工作生活近半年后,令他感受更深的是這里慢悠悠的生活節奏,還有熱情友善的當地人。他曾遭遇過一次駕車誤陷黃沙的險境,多虧了路人主動伸出援手才得以脫身。

這一切改變都源于“枯葉的褶皺間隱藏的財富神話”——對油氣資源的開發。

隨著金錢滾滾而來,卡塔爾從一個落后的小部落社會一躍成為生機勃勃的現代化國家。統計顯示,當地天然氣探明儲量居全球第三,出口量全球第一,同時還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卡塔爾人仿佛是在絕境撿到了一盞“阿拉丁神燈”,瞬間滿足了所有愿望。卡塔爾公民不僅不用繳稅,還享受著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21年卡塔爾人均GDP居亞洲第二、世界第八。

不過,對于卡塔爾的有識之士來說,危機從未遠離。歷史上曾經因為資源一夜暴富的國家有很多,但更多時候,一切就如一場美夢,說醒就醒,比如荷蘭。而叫醒荷蘭的鬧鐘叫作“資源詛咒”。

20世紀中后期,荷蘭因為發現巨量天然氣,短時間內迎來了巨額的財富增長。這場全民性質的集體狂歡帶來了嚴重的后遺癥——畢竟,“躺在氣田上,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感覺太令人迷醉了,以至于很多人開始習慣于大自然的“投喂”,不再努力工作,傳統制造業萎縮,創新動力不足,產品競爭力下降。最終,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席卷而來。后世的經濟學家們將類似的情況命名為“資源詛咒”,意指過于豐富的資源對于國家發展而言其實并不是好事,反而會使經濟像被詛咒一樣“病入膏肓”。

這也是卡塔爾的憂慮。

為避免“資源詛咒”,卡塔爾在2008年就制定了《卡塔爾2030國家愿景》,旨在逐步減少經濟發展對傳統資源的依賴,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多元化戰略。

致力于成為全球制造業和金融服務業樞紐,10余年來,卡塔爾的資本版圖迅速向全球擴張。目前,卡塔爾投資局持有美國紐約帝國大廈、英國奢侈品百貨哈羅德、德國大眾汽車、德意志銀行、倫敦證券交易所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的股份,其海外資產也隨之遍及歐洲、美洲、亞洲、拉丁美洲。正是憑借這些布局,卡塔爾在油氣價格忽上忽下、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的當下,依然在財政收支和外匯平衡方面游刃有余。

《卡塔爾2030國家愿景》還明確,卡塔爾應將豐富的油氣資源帶來的巨額收入用來發展現代知識型經濟,其中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因此,卡塔爾將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優先事項,希望在教育方面建立起符合現代理念的教育體制,通過培養創新人才使卡塔爾成為科研中心和知識文化中心。

卡塔爾還將目光投向了文化和旅游業,近年來不斷投入巨資加強旅游設施建設,大力開發旅游項目。他們不僅把首都多哈從一個小漁村建設成為一個集商業、旅游、休閑等為一體的國際化大都市,還建起了獨具特色的博物館、畫廊和大劇院。埃米爾王宮、首都大清真寺、國家博物館等具有阿拉伯民族特色的標志性建筑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根據卡塔爾旅游局的預測,到2026年,該國旅游產業的經濟貢獻將占到GDP的7.3%。

豪擲2000多億美元舉辦世界杯也是這一思路的延續。與其說卡塔爾在“炫富”,不如說他們其實是打著舉辦世界杯的旗號投資未來。這些投入中的大多數都被用在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有力拉動了城市化進程,并帶動建筑、能源、旅游等行業的全面發展。可以預見的是,這些資金不僅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收益,還會啟動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2年卡塔爾GDP將增長3.4%;至2030年,每年將會接待約600萬名游客,年均GDP增速將逐步攀升至4%以上。

正如哲人所言,溫暖的海水往往是帶有欺騙性的。當浪潮洶涌而來,最困守安逸的人,往往最先沒入海底。“有錢任性”只是卡塔爾世界杯的表象,背后其實充滿著未雨綢繆的智慧。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