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當前關注:暴漲154%!社保基金成AI行情發動機?QFII精準抄底 暴賺1.5倍撤離

2023-04-12 15:39:05    來源:證券時報

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爆火行情中,公募操盤的社保基金組合也出手了。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今年的AIGC牛股萬興科技發布的一季度報告顯示,社保和公募聯手入局,或是其股價暴漲1.5倍的發動機。值得一提的是,最先以“孤勇者”在去年末抄底萬興科技的QFII資金,已經在一季度的翻倍行情中獲利退出。

股價“發動機”浮出水面


(相關資料圖)

與抖音、快手、美圖同臺競技的萬興科技,解密了股價翻倍的發動機是誰?社保基金。

4月11日晚間,AIGC龍頭萬興科技公布2023年一季度報告,報告期營業收入3.55億元,同比增長35.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5.58萬元,同比扭虧為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798.498萬元。萬興科技主要從事圖片與視頻的剪輯美化業務。

萬興科技披露的基金持倉信息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期間,富國基金委托管理的社保114組合殺入該股,報告期內買入該股280萬股,富國基金委托管理的這只社保基金組合,也因此成為萬興科技的第一大機構股東。

社保基金組合在富國基金操盤買入萬興科技的同時,富國旗下的公募基金產品也同時看上萬興科技,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孫權管理的富國新興產業股票型基金買入萬興科技167萬股,位居萬興科技報告期內的第二大機構。

AIGC為基金帶來豐厚收益

萬興科技在今年以來的AIGC行情中,展現出極強的股價彈性,年初至今的漲幅已達1.54倍,這為相關的社保基金組合、公募基金產品帶來了豐厚的投資收益。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僅以孫權管理的富國新興產業基金為例,該基金持有的167萬股的萬興科技,截至4月11日的收盤市值為1.23億元,截至3月31日的收盤市值為1.26億,而截至去年末,富國新興產業基金的總規模為27億元。萬興科技目前在該只基金的倉位比例約為4.5%。

考慮到萬興科技在富國新興產業基金的倉位比例在4.5%附近,而該只基金截至去年末的第十大股票的倉位比例為2.79%,因此萬興科技在經歷翻倍行情后,大概率進入了富國新興產業基金的十大核心股名單。

截至4月11日,富國新興產業基金最近一個月的凈值漲幅為13%,今年以來該基金的凈值累計漲幅為18%。

精準抄底的QFII數錢走人

在AIGC中賺到錢的還有QFII,萬興科技披露的信息顯示,最先抄底的QFII已經獲利退出。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萬興科技去年底跌至谷底之際,一只QFII出現在萬興科技的四季度持倉名單中,并成為極少數持有該股的機構。

但最新披露的一季度持倉信息顯示,這只最先抄底萬興科技的QFII在今年一季度末,已清倉該股,若以今年3月31日的價格計算,該只QFII獲利達1.5倍。

QFII作為海外機構,能夠以“孤勇者”抄底當時完全不被基金看上眼的萬興科技,或在于QFII和萬興科技均具有的“海外背景”。

業內人士認為,萬興科技的旗下產品與抖音、快手、美圖公司具有直接競爭關系,而國內的圖片與視頻剪輯賽道已被上述三家公司占據,萬興科技因此轉戰海外用戶,盡管上述三家公司在海外市場亦有同類業務,但廣闊的市場依然為萬興科技帶來較多的營收,而它的“海外背景”亦是指該公司的核心軟件產品,基本面向海外尤其是美國市場,截至去年末,萬興科技高達95%的收入來自境外。

上述信息意味著,盡管萬興科技的旗下軟件產品在中國境內的知名度較低,但在歐洲和美國,萬興科技的軟件產品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這也使得來自海外市場的QFII或能更多的理解該股。

AIGC或是大趨勢行情的開始

關于當前的AIGC行情,長城久祥基金經理劉疆認為,人工智能或將推動科技行業巨變:一方面是直接拉動需求的算力等方向有望充分受益;二是可能對很多方向的生態產生重大影響,譬如中游平臺和下游應用,有望孕育新的投資機會。

“盡管AI方向短期上漲較多,但仍有不少細分板塊和公司的估值處于合理或者偏低的位置。”劉疆認為,產業趨勢尚處于啟動初期,往后看,這一方向的投資機會有望持續較長時間,一段時間內或仍是重點配置方向,此外,數字經濟的其它方向也仍然值得重視,特別是在政策的配合下,有望改變市場的預期和估值體系,同時,后續還需關注經濟復蘇中的超預期因素對市場的影響。

華夏基金周克平認為,對于最近爆火的AI相關主題,判斷這是一個大趨勢的開始,但是落實到投資上還需要很謹慎的觀察,在科技類資產中,將更多的聚焦在云計算和半導體行業中。從產業趨勢角度是樂觀看待的,但認為更加可比的是2013-2015年的特斯拉的MODELS突破,而并非Model3或者iPhone4時刻,通用型AI無疑會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但是真正大規模普及到二級市場可投范圍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相關報道

大模型動態密集刷屏!隱私計算助力數據價值釋放 多股獲機構一致看好

下一個流量高地已現?智能硬件扎堆接入AI大模型 市場或迎爆發式發展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