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當前快看:通遼:市場化選聘激發企業活力

2023-01-13 08:48:59    來源: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

日前,通遼市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通過視頻連線方式,順利完成了市場化選聘市直屬國有企業總經理面試工作。

近年來,通遼市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建立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良性機制。為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通遼市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與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相結合,在市場化用工全部公開招聘的基礎上,面向全國公開招聘4名市直屬國有企業總經理,并順利完成面試工作。本次市場化選聘總經理是該市貫徹落實“三項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探索,標志著市屬國有企業進一步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彰顯了通遼市國企改革的信念和決心。在縱深推進國企改革過程中,通遼市精準發力、突破重點,堅持激勵與約束并舉、效率與公平并重,持續激發經營效益和活力。

聚焦“能上能下”,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根據市屬五大國企集團的功能定位和主責主業,合理設置內設部門數量,將內設部門從改革前的103個壓縮至44個,企業管理人員同步開展競爭上崗。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逐層簽訂經營業績責任書。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通過注銷、破產、吸收合并等方式,已有21戶企業完成市場化退出,累計降低成本和止虧4.5億元。

聚焦“能進能出”,建立市場化公開招聘制度。優化組織機構、減少部門重疊和職能交叉,對本部內設機構和崗位職責重新調整。全面推行員工與部門的“雙向選擇”,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堅持市場化公開招聘,按照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重點引進企業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人才。目前,市屬國有企業新進133人,全部為市場化公開招錄,增幅達到71.5%。

聚焦“能增能減”,建立業績與薪酬掛鉤機制。推行工資總額管理,對于業績和任期考核達不到預期目標值的,堅決執行“效益降、工資降”的聯動機制。建立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形成以崗位價值為基礎、以績效考核為核心的薪酬分配機制。建立完善末等調整與不勝任退出機制,考核結果為不稱職的,堅決予以降檔、降級、解聘。

聚焦“做強做優”,建立差異化長效支持機制。創新國有企業投融資方式,支持企業采取“投資人+EPC(總承包)”等方式開展市場化融資,解決準公益性項目建設資金少、成本高的問題。加快國有企業市場化實體化轉型,重新明確各集團功能定位和主責主業,推動國有企業走市場化、實體化道路。支持國有企業參與民生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等項目建設,政府以項目補貼投入的方式注入資本金,鼓勵和支持國有企業引入具有資質的央企、國企來合作實施,實現從“城投”向“產投”轉型。(記者 郭洪申 薛一群)

編輯:付曉娟

關鍵詞: 國有企業 三項制度 能上能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