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2023的內蒙古,會是什么樣子?

2023-01-13 15:36:57    來源:草原全媒

辭舊迎新,每個人對新一年都充滿期待。

2023的內蒙古會是什么樣?

摘錄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些片段,一起暢想內蒙古的202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個千帆競發的2023

基本盤子是完成投資6300億元,重點在現代能源經濟、先進制造業、現代農牧業、現代服務業和區域中心城市、基礎設施骨架、公共服務短板領域抓一些大項目、好項目。(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盯住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制造業500強,牽住頭部企業、群主企業、鏈主企業,定向招引、壓茬推進,力爭引進到位資金3800億元以上。(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百業興旺的2023

當務之急是讓商業街、步行街、大商場、小商鋪都開起來、旺起來,盡快把元氣補回來、把“煙火氣”引回來。(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收入是影響消費的最基本因素,要想方設法讓群眾賺錢有指望、花錢有底氣、有錢去消費。(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特別是像那達慕這樣的活動要紅紅火火搞起來,用歌舞的海洋、乳肉的飄香、壯美的風光把天南海北的游客吸引過來,讓內蒙古成為自駕游的首選地、露營游的佳選地、度假游的必選地、康養游的優選地。(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一個萬里飄香的2023

糧、畜要穩,豆、奶、肉要增,糧食產量穩定在780億斤左右、牛奶產量提高到785萬噸、肉類產量增加到300萬噸,往“中國碗”里多裝糧、裝好糧、裝好奶、裝好肉。(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培育品牌,加強“蒙”字標品牌打造,把更多好產品做成好品牌、做出美譽度、占領大市場,讓“千里草原、萬頃牧場,生態內蒙古、綠色好味道”越唱越響亮。(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風光”無限的2023

要堅持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錨定“兩率先”、“兩超過”目標,加快大型風光基地和源網荷儲、風光制氫等場景項目建設,力爭并網裝機2500萬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場景應用規模1000萬千瓦以上。集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和呼包鄂通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鏈”接優勢的2023

堅持以鏈式思維抓產業。聚焦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支柱產業,深入實施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廳局長、盟市長、旗縣長都要當好鏈長,全區一體推進重點產業鏈建設。(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畝均”論英雄的2023

加快現代化園區建設,用好“大起底”成果,強化畝均投資論英雄、畝均產值論英雄、畝均降耗論英雄的導向,先行先試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推行“區域評估+標準地”模式,大幅提高入園產業項目能效標準和產出水平,加快退出限制產能,堅決遏制“兩高”項目低水平盲目發展,全面提升園區產業集中度、承載力和綠色化水平。(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碧綠純凈的2023

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氣防治、不達標斷面水體整治和農業控肥、控藥、控水、控膜行動,堅決守護好內蒙古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凈。(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科創潮起的2023

科技投入要再加大。政府帶頭攻堅,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科技專項資金增長20%,引導激勵各類創新主體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企業要唱好主角,實施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開展研發活動、增加研發投入“三個全覆蓋”,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實施創新型企業“雙倍增雙提升”行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00家。(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人才輩出的2023

對于已引進的院士、杰出青年等人才要想方設法為他們發揮才干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也要用好政策、好環境吸引更多人才“鳳凰南來”、“鴻雁北歸”。同時要善待本土人才,讓他們安心干事創業、竭誠奉獻家鄉。(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投資興業的2023

特別要把懂經濟的干部組織起來,走進企業、幫助企業找資金、找原料、找用工、找市場,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在內蒙古掀起投資興業的熱潮、回鄉創業的高潮。(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溫暖溫情的2023

辦好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好事,努力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今年自治區將緊盯群眾所需所盼、圍繞群眾“關鍵小事”推出民生實事清單,實行項目化管理,切實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摘自2023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

編輯:孫麗榮

關鍵詞: 人才輩出 支柱產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