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在寒冬感受37度熱血的溫暖 世界微動態(tài)

2023-01-18 12:56:30    來源:正北方網(wǎng)

點點微光,聚而成炬。1月12~13日,在和林格爾蒙牛總部奶源樓前,三三兩兩的蒙牛乳業(yè)(集團)員工依次登上北方新報號采血車無償獻血,最終127人成功獻血42200毫升。點滴熱血溫暖他人,有力地支援了呼和浩特臨床用血。

有序登上采血車


(資料圖)

“換換血更健康”

“我暈針。”“多獻一次就不暈了。”“你身體好,多獻點兒……”1月12日,從各工作崗位上趕來的蒙牛員工在獻血車上互相打趣,不時傳出愉快的笑聲。25歲的張學博是第一次獻血,令他開心的是,獻血前所有體檢項目合格。針頭扎入血管的瞬間,他表情輕松,笑著告訴記者“換換血更健康”。

26歲的馬花花是第二次獻血。由于12月底剛剛陽康,她在采血前特意咨詢了醫(yī)護人員陽康后多久可以獻血,得知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陽性結果7天后可以獻血,她才放心地走上獻血車。在她眼里,獻血是一件光榮并快樂的事情。她告訴記者,第一次獻血是在24歲生日當天,她以獻血的方式給自己一個特別的生日賀禮。

“保持針眼處清潔干燥,24小時內不要洗澡;獻血后24小時不要做劇烈運動,正常飲食,適當多飲水……”面對眾多的年輕面孔,采血護士一個個細心叮囑。獻血者或報以真誠的感謝,或幽默回應,現(xiàn)場氛圍溫馨感人。

工作間隙來獻血

蒙牛的標志性手勢動作“中國牛”

夫妻同上陣

何春菲與愛人寧志軍同在蒙牛上班,當天,兩人各自獻血400毫升。何春菲已經(jīng)是第6次獻血,首次獻血雖時隔多年仍印象深刻。那還是她在專科學校讀書時,有一個學生患重病急需用血,當時血庫血液告急,為了能挽救一個生命,她毫不猶豫走上了獻血車。參加工作后,她幾乎年年都去無償獻血。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何春菲是一個樂于助人的熱心腸,曾參加愛心送考、為希望小學捐贈、去敬老院幫助老人,還救過一名落水兒童。對于自己的樂善好施,何春菲特別自豪,“有能力給予別人幫助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體現(xiàn)。”她說。得知北方新報公益聯(lián)盟志愿服務隊是一個專門致力于無償獻血的公益組織時,何春菲和同事孫占平當即表示愿意加入服務隊,攜手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助推無償獻血事業(yè)健康發(fā)展。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qū)血液中心了解到,受疫情和氣候寒冷影響,街頭人流量驟減,血液庫存日趨下降,呼和浩特市無償獻血工作和臨床用血保障正面臨嚴峻考驗。內蒙古自治區(qū)血液中心倡議更多健康適齡市民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中來,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為自己點贊

志愿者用熱血筑起生命長城

據(jù)內蒙古自治區(qū)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共有24212位獻血者無償獻血,用804萬余毫升的滾燙血液凝結成了捍衛(wèi)生命的熱血城墻;2022年,無償獻血“兩免政策”落地,獲得國家無償獻血獎,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奉獻獎的個人將享受兩免福利,可以憑相關證件在自治區(qū)內免費游覽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qū),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2022年,血液直免報銷系統(tǒng)上線并正式投入運行,113名獻血者報銷用血費用256802元;2022年,電子獻血證推出新功能,760多名無償獻血者權益得到保障。

無償獻血是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問題,是發(fā)揚人道精神、傳遞愛心、拯救生命的崇高社會公益事業(yè),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今年,北方新報社與內蒙古自治區(qū)血液中心繼續(xù)聯(lián)合開展“無償獻血公益聯(lián)盟”宣傳活動,邀請企事業(yè)單位、大中專院校、社會團體、公益組織以及愛心人士加入,聯(lián)盟將匯集更多社會力量,為呼和浩特地區(qū)臨床用血提供更多的血液儲備。內蒙古血液中心愛心邀約熱線:0471-4212330;北方新報社愛心邀約熱線:18686032799。

文·攝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網(wǎng)記者王利軍

編輯:章穎慧

關鍵詞: 血液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qū) 呼和浩特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