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短評】把種子這個“芯片”牢牢攥在手中|當前熱點

2023-02-21 09:37:25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

種地選好種,一壟頂兩壟;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提高乳肉糧單產水平,僅靠改善地、水、肥、飼等條件空間畢竟有限,要想實現農牧業大發展必須在育種上取得大突破。

育種很大程度要靠我們自己,靠進口是靠不住的,別人的高產品種拿到我們這兒也未必適用。這方面,我區有豐富的農牧業資源作支撐,有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作依托,可以說是大有可為。實現種業振興,關鍵是加強本土糧種、畜種、草種、薯種等的研發,努力把優質種質資源培育得多多的,以“小種子”成就“大產業”。

育種要突破,其他各方面的技術創新也要跟上。我區農牧業生產效益不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現代物質技術裝備不足。發展設施農業,一畝地的收益相當于傳統農業的幾畝、十幾畝甚至幾十畝,要千方百計、下大氣力搞上去?,F在發展畜牧業靠散放散養已經到了“天花板”,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靠舍飼圈養,通過提高設施化、集約化水平,進一步做大養殖規模。

田間地頭是農牧業科研的主戰場。廣大科研人員只有多到農田牧場里去,腳踩大地、鞋沾泥土,科研的根基才會更牢,才能走得更遠。好種子從實驗室里來,最終還要回到田間地頭去。要健全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把優良的種子、先進的種養殖技術及時送到農牧民手中,確??蒲谐晒c產業發展“無縫銜接”,實現高效轉化。

打好種業翻身仗,干出創新滿堂彩,內蒙古的農牧業必將大顯身手、大放光彩。(正言)

編輯:孫麗榮

關鍵詞: 田間地頭 技術創新 通過提高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