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把種子這個“芯片”牢牢攥在手中|當前熱點
【資料圖】
種地選好種,一壟頂兩壟;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提高乳肉糧單產水平,僅靠改善地、水、肥、飼等條件空間畢竟有限,要想實現農牧業大發展必須在育種上取得大突破。
育種很大程度要靠我們自己,靠進口是靠不住的,別人的高產品種拿到我們這兒也未必適用。這方面,我區有豐富的農牧業資源作支撐,有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作依托,可以說是大有可為。實現種業振興,關鍵是加強本土糧種、畜種、草種、薯種等的研發,努力把優質種質資源培育得多多的,以“小種子”成就“大產業”。
育種要突破,其他各方面的技術創新也要跟上。我區農牧業生產效益不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現代物質技術裝備不足。發展設施農業,一畝地的收益相當于傳統農業的幾畝、十幾畝甚至幾十畝,要千方百計、下大氣力搞上去?,F在發展畜牧業靠散放散養已經到了“天花板”,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靠舍飼圈養,通過提高設施化、集約化水平,進一步做大養殖規模。
田間地頭是農牧業科研的主戰場。廣大科研人員只有多到農田牧場里去,腳踩大地、鞋沾泥土,科研的根基才會更牢,才能走得更遠。好種子從實驗室里來,最終還要回到田間地頭去。要健全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把優良的種子、先進的種養殖技術及時送到農牧民手中,確??蒲谐晒c產業發展“無縫銜接”,實現高效轉化。
打好種業翻身仗,干出創新滿堂彩,內蒙古的農牧業必將大顯身手、大放光彩。(正言)
編輯:孫麗榮相關閱讀
-
【短評】把種子這個“芯片”牢牢攥在手...
種地選好種,一壟頂兩壟;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提高乳肉糧單產... -
今日聚焦!今年脫貧群眾就業規模要穩定在...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霍曉慶實習生鄔思湉)記者從2月20日召... -
【重實干 務實功 求實效】包頭:“五...
成功獲得800萬元的包頭市首筆“人才貸”,內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責任公... -
我區實施精準高效招商引資專項行動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高慧)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獲悉,今年... -
百億私募一邊降倉位 一邊忙發行!他們...
【百億私募一邊降倉位一邊忙發行!他們究竟怎么看當前市場?】截至2... -
當前短訊!A股喜迎全面注冊制 風格也悄...
【A股喜迎全面注冊制風格也悄然變化!300只基金“搶跑”?七大公募... -
世界快看:外資看多!高盛:今年A股再漲...
【外資看多!高盛:今年A股再漲24%!摩根大通:中國對我們來說是最... -
焦點滾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展示體驗基地揭牌
20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北京汽車博物館聯合打造的“中國新能源... -
今日熱訊:我國銀行理財市場投資者數量...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1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持... -
短訊!包頭市下達今年各類轉移支付資金1...
近期,包頭市已累計下達2023年各類轉移支付資金133億元,資金已全部... -
天天熱文:內蒙古完善三級監測體系優化...
記者從2月17日召開的2023年全區貿促工作會議上獲悉,目前,內蒙古在... -
奮進的春天丨不負春光 一起出發!|每日視點
點擊看視頻中華大地春來早,欣欣向榮萬物生。在明媚的春光里,神州... -
去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
(記者韓鑫)記者從20日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新聞發... -
2023年1月全國吸收外資1276.9億元人民幣...
其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40 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6... -
天天熱門:內地與澳門簽署駕駛證互認換領...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任沁沁)記者20日從公安部獲悉,公安部近日... -
龍虎榜:6100萬搶籌神州數碼 機構凈買1...
【龍虎榜:6100萬搶籌神州數碼機構凈買15股外資凈買2股】日內上榜龍... -
初春邂逅百變冰窗花|焦點速看
彩蝶迎春戲窗花。(攝影:王偉國)繁花似錦覓安寧。(攝影:王偉國)紅... -
粵蒙“百萬人互游”首發團抵達鄂爾多斯
2023年2月19日,粵蒙“百萬人互游”首發團150多名游客到達鄂爾多斯... -
天天精選!粵蒙“百萬人互游”首發團體...
粵蒙“百萬人互游”首發團151名游客今天抵達包頭市達茂旗希拉穆仁草... -
2023粵蒙“百萬人互游”廣東首發團啟航-...
作為全面開放后的第一個長假,火爆的春節市場余韻未消,“錯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