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環球播報:【擔當作為開新局】招賢納士,鄂爾多斯發出“暖城之邀”

2023-03-16 09:45:08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

陽春三月,能源之都鄂爾多斯再次發出“暖城之邀”。由市長親自掛帥的招才引智隊伍,第一站就走進清華、北大等國內知名院校,拉開了鄂爾多斯市2023年廣泛“招賢納士”的大幕。

為精準引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需的緊缺人才,今年,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組織市內相關企事業單位,走進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安等地,開展“暖城之邀”系列招才引智進高?;顒?。此次舉辦的“暖城之邀”北京站引才活動,是近年來鄂爾多斯市組織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活動。3月初在第一站的北京站活動中,該市帶領的40家重點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提供了化工、新能源、計算機等領域740個崗位、2401個用人需求,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的兩場專場招聘會上,吸引了上千名高校人才關注鄂爾多斯。截至目前,各用人單位共收到簡歷542份,其中本科143名、碩士研究生351名、博士研究生48名,達成意向性協議229名。

一個四線小城,如何能夠吸引眾多高學歷人才紛紛赴約?暖心的政策、廣闊的平臺和貼心的服務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從此次北京站的引才活動中不難看出,“真金白銀”打造的暖心留人政策給就業者吃下了定心丸。政策顯示,該市對全職引進的一流高校本科生、碩博研究生可享受5—40萬元安家補貼,青年博士創新人才可申請10—30萬元科研資助,市直事業單位全職引進的博士首次參與崗位評聘可根據業績、能力、水平直接評聘相應等級的專業技術資格和崗位等。

“鄂爾多斯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年輕人應該做出自己明智的選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長金之鈞在宣介會上說。

不僅政策給力,鄂爾多斯發展的平臺和空間、優勢和潛力也讓眾多人才怦然心動。這些年實施的一系列“人才鄂爾多斯”工程,給干事創業者提供了足夠大的舞臺。

近年來,該市高標準實施“筑巢強基”工程,啟動建設鄂爾多斯人才科創中心,統籌推動零碳產業園人才科創園、高新區人才科教園和8個人才科創基地建設,全方位支持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發展,系統搭建“一心兩園一院八基地”平臺體系,為人才引育、項目孵化和成果轉化開辟新路徑、搭建新平臺。同時,高起點實施科創能級躍升工程,深化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知名高校的合作,組建成立北京大學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鄂爾多斯實驗室,引領帶動人才創新平臺實現跨越式發展。此外,高質量實施創新主體驅動工程,支持用人主體建設各類載體平臺。目前該市新獲批院士專家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家,新建自治區級載體平臺3家,獲評數量和層次實現雙提升。

通過平臺吸引到人才,還要有貼心的服務跟進,才能發揮“成長成才”的優勢,這一點,鄂爾多斯的做法也廣受好評。

2021年鄂爾多斯市“人才新政30條”出臺以來,全市累計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2422名。這些優秀人才都被持續關注、跟蹤培養,用人單位敢于給機會、壓擔子,對鍛煉成熟的人才大膽提拔重用。目前,他們中的大部分已嶄露頭角,成為各行業各領域業務骨干和中堅力量。同時,該市不斷拓展人才服務項目,啟動建設人才主題公園,專家人才獲得感、禮遇感進一步增強。

種下梧桐樹,自有鳳凰棲。目前鄂爾多斯正在加快實施“十百千萬”人才計劃,全年將引進和招聘十名海內外頂尖領軍人才、百名博士、千名碩士、萬名優秀人才,用“一流政策、一流平臺、一流服務、一流環境和真情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干”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暖城”鄂爾多斯施展才華、創新創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郝雪蓮)

編輯:石堯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