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櫻桃紅了 日子火了

2023-05-08 17:46:34    來源:草原全媒


(資料圖)

立夏時節,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新生村的陽光采摘園里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連片的溫室大棚里,櫻桃陸續進入采摘期,層層疊疊綠葉間,紅紅的櫻桃綴滿枝頭。

“現在共有6個櫻桃品種,都是市場上挺火的品種。按照每斤100元計算,一個溫棚就有十幾萬的收入。”櫻桃采摘園負責人王軍望著他親手栽種的櫻桃樹感慨地說。

2018年,在突泉縣舉辦的一場櫻桃樹種植培訓會上,王軍發現了商機,將目光放在櫻桃市場。經過考察了解,他將大連的櫻桃品種引進到突泉縣。2019年,王軍開始試種櫻桃,目前共有3棟溫棚櫻桃,共有1200多棵櫻桃樹。

櫻桃雖好,樹難栽。由于技術不成熟,王軍在種植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2020年因管理不到位,致使整棚櫻桃遭受蟲害縮果,幼果期落地,損失了近5萬元。

“要想種出品質高的櫻桃,僅靠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遠遠不夠。”王軍走出溫棚,多方“取經”,向技術專家認真細心學習,嘗試新品種新技術。

“我嘗試了矮化密植種植法,既解決了傳統櫻桃采摘困難的問題,又解決了櫻桃產量低的問題。從長遠來看,櫻桃矮化密植是發展趨勢。這種櫻桃沒有主干,依靠強壯的側枝結果,樹體矮、采摘方便,結果早、果實大,品質也好。”王軍說。

比王軍還高興的要數在采摘園里務工的工人們,自從在采摘園務工,他們每月至少多了1000元固定收入。“多虧了這片櫻桃園,一點兒也不耽誤自己家的農活,在家門口打工,能照顧到家,日子也越來越火了。”新生村村民孟凡才說。

櫻桃熟了,慕名而來的采摘游客絡繹不絕,采摘園的發展也迎來了新機遇。“下一步,我們計劃在櫻桃種植基礎上發展蘋果種植,增加采摘園品種的多樣性,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高采摘園智能化管理水平,實現櫻桃豐產。”王軍又有了新的計劃。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 韓雪茹 實習生 曾令剛)

編輯:段麗萍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