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學先進 勇擔當】三十年如一日躬身生態建設——記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張鴻斌

2023-05-12 06:44:21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皇甫美鮮 海軍)30年來,他的足跡遍布烏蘭察布市幾乎所有的綠化工程項目區;他提出并推廣了以育代造營建防風固沙林技術、灌草噴播模擬飛播造林技術、多行大株距通道綠化造林模式、綜合防護林營建模式等多項適應當地的先進造林技術,推廣面積達30余萬畝。他就是30年如一日,為當地生態建設履職盡責的烏蘭察布市林業工作站站長張鴻斌。


(相關資料圖)

圓臉、中等個子、微胖體型、一身休閑裝,初見張鴻斌給人一種很樸素的印象。今年56歲的張鴻斌,1991年畢業于內蒙古林學院沙漠治理系沙漠治理專業,同年分配到烏蘭察布盟林業局造林站工作。

“以質為先是我們造林人必須堅持的原則。”這是張鴻斌對于林業工作的認識,也是他的行動指南。

2011年,張鴻斌被選調參與了京藏、二廣高速公路烏蘭察布段通道綠化和后續養護項目管理工作,并主持編制完成了京藏高速公路烏蘭察布段通道綠化規劃作業設計。

“京藏、二廣高速公路烏蘭察布段綠化工程投資近6億元,這是我參與的最大的綠化建設項目,當時自己還有點不相信,覺得這么大的工程很難完成。但在工作中,我和團隊其他技術人員放棄假期,克服高速公路上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經過1周時間的現場奔波踏查,形成了可操作的作業設計。后來通過多次細化和完善,我們的規劃設計被批準采納,為整個項目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說起當年的奮進歲月,張鴻斌激動不已。

在奔波于京藏、二廣高速公路兩側進行實地規劃設計中,張鴻斌突發嚴重腎結石癥,在同事們多次催促下,疼痛難忍的他才到醫院做了碎石手術。做完手術后張鴻斌在醫院只待了1天就出院回到崗位上,從而確保了烏蘭察布市在自治區沿線盟市率先開展京藏、二廣高速公路通道綠化工作,得到了自治區政府及林業廳的表揚。

一貫堅持以質為先原則的張鴻斌,對于綠化工程的質量把關始終很嚴格,對于高速通道綠化這樣的重大項目更是細之又細。他說:“項目工程驗收的過程,為了把好質量關,我在烏蘭察布段320公里的京藏、二廣高速公路沿線兩側徒步走了4次。”

據統計,京藏、二廣高速公路烏蘭察布段通道綠化長度320公里,面積33770畝,栽植喬灌苗木124700余株,保存率均達90%以上,在全區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2017年,張鴻斌被烏蘭察布市林業局黨組委派擔任市政府推進林業重大項目負責人,以PPP融資模式推進G7(京新)高速、呼張高鐵、大包三四線通道綠化,計劃投資超9億元。

“接到任務后,我感覺到肩上的擔子特別重、壓力特別大,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負責這么大的綠化工程建設項目,當時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有了白頭發。”張鴻斌說。

雖然壓力大,但為了肩上的那份責任,張鴻斌沒有被壓力壓垮,更沒有退縮。他組織編制了項目可研和建議書,在全市率先開展了立項工作。在編制高鐵綠化項目作業設計過程中,他多次乘動車考察沿線的地形地貌,工作辛苦繁忙,幾乎沒有雙休日和節假日。期間,張鴻斌的小腿被開水大面積燙傷,但他沒有因此躺進醫院“撂挑子”,每天只是忍痛在辦公室用燙傷藥搽抹患處,2個多月才愈合,至今小腿留下了難以褪去的疤痕。雖然項目最終由于種種原因被叫停,但為下一步科學指導開展通道綠化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張鴻斌先后榮獲烏蘭察布市“十五”時期中青年科技開發與創新優秀工作者、全區防沙治沙先進個人、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編輯:楊旭英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