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第33個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舉行 內蒙古全力保護1.72億畝耕地 當前速讀

2023-06-26 07:36:49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5日,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工作人員正在向市民宣傳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舉措和成效。當天是第33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記者孟和朝魯攝

6月25日,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舉辦第33個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

內蒙古是名副其實的耕地大區,耕地保有量達1.72億畝,占全國耕地面積的8.97%,居全國第二位,耕地保護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近年來,全區自然資源系統牢記囑托,不斷加深“三個領悟”,全面履行“兩統一”職責,以科技賦能監管,精心守護沃土良田。

包頭市自然資源局建設“耕地保護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了移動巡田APP,助力各級網格責任人通過手機APP實現日常巡田、違法線索帶位置上報、線上流轉處理以及快速執法。這不僅打通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全覆蓋、無死角”耕地保護網格化管理的信息通道,還形成了“早發現、早制止”的耕地保護格局。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自然資源部門研發的“亂占耕地實時監管系統”大顯身手,實現亂占耕地建房監測實時預警,實現耕地保護監管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智能化,為耕地保護插上數字化“翅膀”。與此同時,喀喇沁旗成立“田長制”,在全旗全面推行自然資源“一網一長”制,目前旗、鎮、村三級田長有221名,構建起責任明確、反應迅速、監管有力的自然資源保護新機制。

據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區自然資源系統將聚焦“五大任務”,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壓緊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嚴格執行耕地“兩平衡一凍結”制度,加大耕地督察執法力度,加強黑土地保護,以“長牙齒”的硬措施,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全力捍衛耕地紅線,確保1.72億畝耕地實至名歸。(記者 阿妮爾 孟和朝魯)

編輯:張彬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