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醫生要像福爾摩斯,學會在身體里‘破案’” ——記湘潭市中心醫院主任醫師封元清

2023-06-28 03:32:27    來源:湖南日報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婷

6月27日下午,湘潭市中心醫院腫瘤一科。

在腫瘤科大主任、腫瘤一科主任、主任醫師封元清主持下,一場腫瘤多學科會診正在這里舉行。該院多個學科專家匯聚一堂,就腫瘤疑難問題進行討論。這樣的會診,封元清每周二都會主持一次。


(資料圖片)

“醫生要像福爾摩斯,學會在身體里‘破案’。”會診中,封元清多次說。

封元清看望慰問住院患者。

從醫的種子,自幼便在心中埋下

今年59歲的封元清是衡南縣人。學醫,是他自幼立下的志向。

“小時候,一個同伴不小心劃破手,僅用一些草藥包扎,就止住傷口,這讓我覺得醫藥十分神奇!”封元清告訴記者,這件小事,讓他產生了學醫的念頭。

后來,他在上學途中,偶然撿到一本有關中醫處方的書籍,里面的醫藥知識讓他興趣盎然,更堅定了成為一名醫者的決心。

1981年,17歲的封元清參加高考,遺憾與心儀的醫學專業失之交臂。他破釜沉舟復讀一年,次年如愿考入湖南醫科大學。

1989年進入湘潭市中心醫院后,封元清先后在多個科室輪科,掌握了內科系統常見疾病及疑難病例診療方法。1996年定科時,面對幾個科室拋出的“橄欖枝”,他卻選擇了剛成立的腫瘤科。

“腫瘤病人治療難度大,我希望在更難的地方歷練和成長。”他說。

扎根腫瘤科27年,封元清像一位“福爾摩斯”,在與腫瘤的斗爭中,破獲一樁樁“案件”。

2010年,年逾古稀的田玉英老人被確診為肺癌骨轉移,經基因檢測,提示患者體內某處基因突變。封元清大膽嘗試,對田玉英采用有“生物導彈”之稱的靶向治療。治療后,田玉英每天僅需服用一片鹽酸厄洛替尼片,已是肺癌晚期的她,生命延長7年多。

2016年,李興在湘潭市中心醫院被確診為肝癌。因他患有肝硬化,無法實施外科手術。灰心之時,他找到封元清求助。經過認真評估,封元清為李興實施B超下的射頻消融術。“手術很成功,復查超聲造影結果顯示腫瘤已完全消融。”封元清說。

8個月后,李興又感到上腹部疼痛難忍,再次到腫瘤科就診,這次檢查顯示為肝臟結節,而且有兩處。肝癌的陰霾,再一次籠罩在李興心頭。

封元清一邊做患者思想工作,一邊積極“破案”。他發現,此次新發的兩處肝臟結節均屬于微小結節,一處位于靠近心臟的肝左內側段,另一處則緊挨著有大血管的肝尾葉上。封元清憑借多年穿刺經驗,為患者實施了高難度的無水酒精消融術,讓患者獲得新生。

飽受脖子雙側甲狀腺腫大困擾30余年的趙敏伊,今年也在湘潭市中心醫院腫瘤科得到有效救治。

趙敏伊經過過兩次大手術,切除了大部分甲狀腺組織,同時也損傷了甲狀腺旁重要的神經——喉返神經。嚴重呼吸困難的她,還曾做過幾次氣管切開手術。

前不久,趙敏伊感到呼吸困難,甲狀腺也慢慢增大,壓迫到鄰近氣管,最狹窄處僅3毫米,而正常女性氣管寬度一般為10至13毫米。

外科醫生認為,目前再做手術風險大、難度高。在狹窄氣管處放支架,這個方案經呼吸科專家集體討論后,也被否定。

抱著一線希望,趙敏伊找到封元清,他提出了射頻消融治療。“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射頻電流產生的熱效應,使局部病灶內組織壞死,達到消融、減瘤效果。”封元清解釋。

“患者甲狀腺經歷了幾次手術,又做了幾次氣管切開,這樣的病例臨床不多見,而為這樣的患者實施甲狀腺消融治療就更少見。”封元清帶領團隊精心準備,5月10日,他們為趙敏伊實施脖子一側甲狀腺射頻消融治療。手術耗時不到20分鐘,患者脖子上只留下幾個1至2毫米的針眼。

“沒有開刀,沒有再把氣管切開,問題就得到解決。”趙敏伊開心地說,不久后她將把另一側甲狀腺也消融掉。

封元清正在為患者開展射頻消融手術。

醫生是崇高的職業,希望更多優秀人才加入

惡性腫瘤被認為是不治之癥,但隨著腫瘤治療技術日新月異,世衛組織已將癌癥定位為“可控慢性病”。“戰勝疾病的信心、先進的醫療手段和患者的密切配合,對緩解病情、治好腫瘤、延長生命非常重要。”封元清說。

他在腫瘤治療領域積極創新,創建癌痛規范化示范病房和腫瘤診治規范化醫學模式,湘潭市中心醫院全身熱療、體腔熱灌注、射頻消融等治療技術,處于全省乃至全國領先水平,也使得癌癥患者從“生命倒計時”轉變成了腫瘤慢病管理時代。

生物細胞治療技術(免疫治療技術),是在封元清主導下開展的新型癌癥治療技術。該技術從腫瘤患者體內抽取部分免疫細胞,提高抗腫瘤活性后,再讓它們殺滅腫瘤細胞,同時激發機體自身免疫保護機制,大大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

據全國腫瘤登記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患者近400萬,死亡200余萬,腫瘤防控形勢嚴峻。

“其實,4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40%的癌癥是可以救治的。”封元清說。為此,在他推動下,湘潭市中心醫院成立全市首家腫瘤免費咨詢篩查門診,腫瘤專家對如何進行腫瘤早期篩查、如何發現腫瘤早期信號、如何正確規范診治等,免費給予病人專業指導。

國際肺癌研究協會會員、蓮城醫衛名家、湘潭市中心醫院腫瘤學科帶頭人……封元清有很多頭銜,但他最喜歡的,還是患者那聲親切的“封醫生”。“醫生要像福爾摩斯,學會在身體里‘破案’。”從醫36載,封元清始終在他熱愛的醫學領域踐行著這個諾言。

眼下,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志愿填報時,他說,醫生是救死扶傷的崇高職業,希望更多優秀學子加入醫療戰線,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