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產業 >

健康小站|浙江持續高溫!夏季居家旅行收好這份常備藥小貼士

2023-07-08 08:59:26    來源:潮新聞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梁婧嫻 通訊員 徐春華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7日是小暑節氣,意味著我國進入一年之中最潮濕、悶熱的時段。從上午開始,浙江人就感受到了高溫的“炙烤”,截至16:00,浙江發布53條高溫預警。據悉,未來7天浙江大部地區仍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

熱辣辣的盛夏,中暑、感冒、腸胃不適以及皮膚損傷等常見病又開始席卷而來,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不便。錢報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西藥師何雯認為,要特別重視對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及治療,居家旅行最好備一些常見病的常見藥,以備不時之需。


【資料圖】

“夏日最常見的就是中暑,輕則出現多汗、頭昏、胸悶、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昏厥或痙攣,甚至危及生命。” 何雯表示,最好備點藿香正氣水和金銀花口服液,以防中暑,同時做到清淡飲食,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的食物,需注意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許多人在夏季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腸胃不適癥狀,多為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急性腸胃炎等腸胃疾病,因此夏季還要打好腸道保衛戰。

“推薦鹽酸小檗堿,該藥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引起的腸道感染有效。但對該藥過敏者、溶血性貧血患者禁用,妊娠前三個月慎用。另外還推薦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它可以在整個腸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對人體的侵襲,抑制有害菌產生內毒素,維持人體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要注意保存在2-8℃環境下,和制酸藥、抗菌藥錯時分開服用。” 何雯建議,夏日要注意飲食衛生,少吃冷飲與油膩食物。

不同類型的皮膚病病因各不同,但夏季的氣候是最常見的誘因,高溫潮濕的氣候容易滋生各類真菌、螨蟲傷人,炙熱的日光更易灼傷皮膚,造成曬斑、日光性皮炎等。

過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過敏性濕疹及苔蘚樣瘙癢癥等可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急性瘙癢性皮膚病,如蕁麻疹和痱子可用爐甘石洗劑;蟲咬皮炎、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等可以使用復方倍氯米松樟腦乳膏來消炎止癢。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體質的人群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果用藥后未見明顯好轉或病情加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何雯提醒,夏季因高溫、潮濕等因素影響,藥品保存上也需“避暑”,并對號入座的保存。針劑、搽劑、外用藥品、混懸劑、栓劑應置入冰箱內保存;片劑和膠囊應放在陰涼處;液體制劑、乳膏劑常溫保存即可。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