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數據 >

城央綠囿 老園新生 全球球精選

2023-06-28 19:58:32    來源:中工網

原標題:城央綠囿 老園新生

作為中國的老牌動物園,廣州動物園堅守在城中核心地帶65年,陪伴了幾代廣州人的成長。如今,隨著大熊貓、白獅等動物熱的升溫,廣州動物園游客爆棚,吸引無數年輕人打卡參觀。園區數次升級,煥發新的生命力,保障動物們獲得故鄉生存環境的權益。


【資料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鑫 實習生 曾敏婷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廣州動物園入園人數再迎來高峰,游客冒雨打卡參觀。濕漉漉的地面布滿行人足跡,展館前眾人翹首以盼,園方不得不擺出限流水馬,維持秩序,但依然難阻游客熱情。國寶熊貓、網紅獅子展區前圍滿游客,讓具有65年歷史的廣州動物園煥發新活力。

大熊貓“星一”和“雅一”在2016年1月首次在廣州動物園展出,但因為大熊貓館升級改造,兩只國寶暫回成都老家生活。2018年1月,廣州動物園熊貓館完成改造,兄妹倆乘坐飛機從成都直飛廣州。在游客的陪伴和關注下長大,被本地居民熱情稱呼為“靚仔”“靚女”,它們的相關視頻在抖音、微博等平臺廣泛傳播,圈粉無數。

一位特意來探望熊貓“星一”、“雅一”的游客稱,自己很早就來到動物園了,在展館足足觀看了一小時熊貓吃粽子,而且早晨動物也很活躍,她抓拍到了熊貓許多可愛瞬間。以往的廣州動物園,常常看到爺爺奶奶或是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認識動物、了解動物。但現在,特意來打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動物園于他們而言,是一座未經發掘的寶藏樂園。20元就能看到約300多種約4000頭(只)動物,令游客直呼“值回票價”。

時至盛夏,廣州動物園為了讓“動物居民”消暑降溫,頻出奇招,引發不少網友關注。廣州動物園辦公室工作人員王益介紹,“根據不同動物的特點,廣州動物園制定了不同的消暑套餐,此前因‘西瓜皮煲豬骨湯’登上熱搜的黑猩猩,還享有西瓜、酸奶、涼茶等具有‘老廣風味’的消暑食譜。”

走入園中,夏日的氣溫居高不下,但動物們依然積極“營業”。河馬頻繁露出水面,大象在草地悠閑踱步,孔雀開屏提前搶占鏡頭,天鵝不疾不徐在水面帶起漣漪,逗趣園的羊駝圍著欄桿,與游客親密互動。

與其他城市動物園相比,廣州動物園位于城市中心地段,附近即是劇場、學校與居民樓,園區游樂設施緊貼內環路,汽車飛馳,高樓林立,郁郁蔥蔥的樹林為動物提供棲居之所,也讓城市居民能在這42公頃的“動物王國”深呼吸,享受片刻歡樂。入門就可看見的歐式城堡、玫瑰花田,游樂園的旋轉木馬和飛椅、錦鱗苑里不斷吐泡泡的透明魚缸,讓人仿佛重回上個世紀。懷舊回潮的當下,老建筑再次受到熱捧,變身新網紅。

前來游玩參觀的遠不止廣州本地居民,還有不少從外地特意趕來的游客。一位來自韶關的游客告訴記者,她在二十多年前便和父母來過廣州動物園,現在又帶著小孩和父母再次來到這里,但是很多地方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老朋友換了新面孔,廣州動物園正與時俱進,為動物提供更接近故鄉生態環境的居所。“近年來,廣州動物園不斷通過環境豐容、食物豐容等,提高動物福利,提升展示效果,讓園內的動物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廣州市動物園科普教育部成員莫嘉琪介紹道。“豐容”是動物園建設中常出現的術語,是指在圈養條件下,豐富野生動物生活情趣,滿足動物生理心理需求,促進動物展示更多自然行為。

最直觀的變化是人們以前能直接看到籠舍內的動物,但現在動物們擁有更多的“私人空間”,與游客玩起了捉迷藏。小熊貓館內有小溪,還有工作人員專門設計的小熊貓爬架,豐富的空間讓小熊貓能自由地嬉戲。

在社交平臺上曬出的廣州動物園照片中,有許多畫在墻上、樹上的涂鴉,為動物園增添了不少童趣。小熊貓科普站七巧板,保育員講解站,是廣州動物園在科普教育方面作出的努力。

歷經65年風雨,廣州動物園已深刻嵌入城市生活,陪伴一代又一代孩子長大。與此同時,廣州動物園也在不斷改造升級,采用多種豐容措施,提升動物福利。將動物作為我們的友鄰,而非困獸,是近年來動物園管理達成的共識。“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保護動物尊嚴,亦是在守護人類文明。

來源:廣州日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