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公牛營收增速三連降,阮立平兄弟套現16億

2023-08-25 06:51:22    來源:深圳房地產信息網

文/樂居財經 楊凱越

“圍繞電連接、智能電工照明和新能源三大賽道,全面推動品牌升級和沐光新品牌建設,加快構建新能源業務的核心競爭力?!痹诠<瘓F(603195.SH)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阮立平回應了下半年的工作重點。

近兩年,公牛一直在拓展新業務,這也是業內皆知的事兒,廣告費用大力投入,同比增長近5倍,但目前新業務拓展成效并不明顯,營收規模占比在1%左右。


(相關資料圖)

新業務拉動有限,而插座主業已顯露出疲態。今年上半年,公牛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5.92億元,同比增長11.03%。2021年及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牛集團的營收增速分別為41.65%和17.5%,至今年中報,公牛集團的營收增速出現三連降。

被稱為“插座一哥”的公牛,產品口碑最近有受到影響,針對其插座的消費者投訴在增多。

據樂居財經《家居k線》不完全統計,僅7月和8月,關于公牛某款智能插座的投訴就已超過20起,投訴內容則均指向該款智能插座因某智能APP下架后,公牛新的APP無法鏈接,從而喪失了其最核心的智能控制功能。

智能家居是公牛集團近幾年的發展重點。在其剛剛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中,公牛智能電工照明業務實現收入37.71億元,超過了其電連接業務36.77億元的營收水平,成為了公牛的營收主力。

但智能照明的售后周期似乎會更加漫長,其售后的重點不僅在于產品質量,更在于其是否能持續提供智能的產品服務,而公牛這款智能插座,顯然還未解決新老智能APP的迭代服務問題。

不過,在今年上半年,公牛集團的研發投入同比提升了12.02%至2.79億元,增幅遠超其營業成本的總增幅。但相對于同比增長54.14%至45.16億元的銷售費用,研發投入還算是“小頭”。公牛集團表示,銷售費用的增加主要因廣告投入、市場投入費用增加所致。

營收增速三連降

今年上半年,公牛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5.92億元,同比增長11.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22億元,同比增長20.83%。

雖然營收、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但整體的營收增速仍低于過去兩年同期水平。歷史數據顯示,2021年及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牛集團的營收增速分別為41.65%和17.5%,均高于今年同期。至今年中報,公牛集團的營收增速也出現三連降。

從公牛集團各大具體業務的業績數據來看,在其主營的三大業務中,2023年上半年,電連接業務實現收入36.77億元,同比增長4.66%;智能電工照明業務實現收入37.71億元,同比增長15.54%;新能源業務實現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195.21%。

其中,電連接業務增速最慢;智能電工照明收入規模已超過電連接業務,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新能源業務雖然增長最快,但規模仍相對較小,占總營收比例不足2%。

公牛集團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20.83%,高于同期的營收增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為營業成本同期僅同比增長3.09%,使得公司毛利率大幅上升。歷史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中報,公牛集團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0.29%、37.64%、37.48%、35.93%和40.52%。

雖然業績尚可,但公牛集團的股價波動則比業績波動的幅度更加明顯。半年報發出當天,8月17日,公牛集團收漲0.82%,次日18日,公牛集團收漲6.57%,但此后,公牛集團的股價于后續3個交易日內出現連續下跌。

有投資者在平臺中戲謔公牛集團的股價為“漲一天跌半個月”。歷史數據顯示,今年3月3日,公牛集團股價收報114.63元/股,到3月10日,其股價收盤價僅剩104.9元/股,5個交易日內,公牛集團的股價波動就高達10元/股。其后至今,其股價的起伏也較為明顯,至8月23日午市收盤,公牛集團收報104.72元/股。

2021年年初,公牛集團股價曾沖高至140元/股,至今,其股價跌去26%,總市值蒸發超300億元。

智能產品投訴大增

從細分業務來看,智能電工照明收入規模已超過電連接業務,正成為公牛集團的銷售主力。但近期,公牛集團的一款智能插座正成為知名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上的常客。

多名消費者投訴稱,其此前購買的公牛智能插座原本鏈接的APP下架后,新的公牛相關APP卻無法順利鏈接產品,導致該智能插座失去了核心功能,而公牛的客服卻以產品已過質保期推諉。

7月17日,某消費者投訴稱,購買了公牛智能插座,但APP更新后智能插座無法使用。向公牛售后反映情況后,售后卻以過了質保期推諉,但消費者認為產品功能完好,無法連接APP是企業的智能服務后續問題,不應該讓顧客買單。

8月14日,某消費者針對公牛的只能插座投訴了一樣的產品問題。其稱由于某智能app下架,導致公牛智能插座也失去控制,該消費者購買的10個公牛智能插座全部無法正常使用。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或許是公牛仍未給出合適的解決方案,針對該產品的此類型投訴仍在不斷的增加之中。據樂居財經《家居k線》統計,僅7月和8月,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相關的投訴內容就已超過20條,

近兩年,部分傳統家居品牌才開始掌握開發智能終端的技術,而此前,不少智能家居產品都只能嫁接在阿里、華為等互聯網大廠旗下的APP上。

公牛智能插座被投訴,也是因類似原因,其產品原本鏈接的APP下架,但公牛新開發的app卻無法提供服務。正如某消費者投訴內容所言,公牛往年銷售的智能插座數量不在少數,而如今由于APP的更迭,部分產品已失去核心功能淪為“廢品”。

如何持續高效便捷地為新老智能家居產品提供服務,是每個智能家居生產企業重點的研發課題。2023年上半年,公牛集團研發費用同比提升12.02%至2.79億元,增幅遠超其營業成本的總增幅,可見公牛集團在研發上較為重視。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公牛集團的各成本項目中,增幅最大的是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4.14%至45.16億元,公牛集團表示,主要因廣告投入、市場投入費用增加所致。

實控人套現超16億元

據樂居財經《家居k線》獲悉,目前,公牛集團的股權結構仍較為集中,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阮立平、阮學平作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合計持有公司的股權比例接近84%。

據悉,阮立平、阮學平是兄弟關系,1995年,阮立平和阮學平用2萬元成立了公牛插座。目前,哥哥阮立平擔任公牛集團董事長、總裁;弟弟阮學平擔任副董事長,兄弟兩仍牢牢掌握著公司的絕對話語權。

今年6月,公牛集團公告阮學平擬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股份不超過 1779.2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2%,減持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7月,公牛集團再度公告稱,阮學平通過大宗交易合計減持公司股份1779.2股,減持價格為91.4元/股,減持總金額16.26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公牛集團上市三年共分紅4次,累計金額達69億元。按照股份占比,兩兄弟共計分得56億元。其中根據其2022年財報顯示,公牛集團現金分紅19.84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比重為68.96%。其中,阮立平和阮學平及其一致行動人現金分紅約為17億元。

而自公牛集團上市前的2015年開始,就開始大額分紅,阮立平和阮學平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獲得的分紅已經超過90億元。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