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兩會前瞻】專家看2022年房地產政策“變”與“不變”:房住不炒依舊 良性循環或成新風向

2022-03-01 07:07:59    來源:中國網財經

國是連“家事”,民生通民心。疫情尚未平息,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之下,我國宏觀經濟怎么穩?碳中和碳達峰如何推進?房地產政策有哪些變與不變?鄉村振興有哪些新面貌?數字經濟有哪些新趨勢?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網財經采訪多位權威專家學者,前瞻2022年全國“兩會”熱點話題。

中國網財經3月1日訊(記者 王晨曦)202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大年,全年調控次數為651次,創歷史新高。縱觀今年全年來看,房地產政策調控會怎樣?金融信貸政策相比上年是否有所放松?今年兩會房地產政策會有哪些新定調?中國網財經就此采訪了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

房住不炒定位不變 “良性循環發展”“保障合理購房需求”或成新內容

去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今年又會有哪些定調呢?

中國網財經了解到,“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成為今年地方兩會頻頻被提及的關鍵話語。

具體來看,北京提出“堅持房住不炒、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重慶明確“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陜西、四川表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化需求”。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房地產政策方面將會迎來哪些“變”與“不變”?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對中國網財經表示,2022年“房住不炒”定位不會改變,房地產政策調控不會大幅放松,保證政策調控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但政策會基于市場環境進行適度、靈活地調整,如信貸政策略有松動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國網財經分析稱,當前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支持商品房市場健康發展,對于合理購房需求進行保障,以及確保房地產良性循環發展等都有可能會寫入到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其實也是有變化的內容。而房住不炒等內容,則是不變的內容。”

嚴躍進還指出,“確保房地產良性循環發展”將會對金融信貸等方面的政策進一步刺激,這個是最為核心的內容,也是近期會重點推進的內容。

樓市開年“寬松”政策信號強 預計全年走勢呈現“前低后高”狀態

國家統計局2月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勢減弱,同比漲幅總體回落。

中原地產研究院調研顯示,2022年1月來截止2022年2月中旬,全國累計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超過80多次。從政策內容看,同比2021年同期上漲65%以上,相比往年以“收緊”為主的房地產調控,2022年開年一個多月來,房地產調控基本集中在穩定樓市,寬松政策為主。

業內普遍認為,目前樓市行情呈現回暖跡象,逐漸從“冬季”走向“春季”。那么,長遠來看,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將會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

嚴躍進對中國網財經分析稱,預計今年金融信貸政策總體是以“放松”為導向。實際上,“放松”一方面是指流動性增加,銀行可貸資金增加。另一方面,可貸資金增加的同時資金成本也在下降。換言之,今年政策不會像去年一樣“收緊”。尤其房貸方面,開發貸、按揭貸款都會相對寬松,甚至會比目前預期的更加“放松”。

“當前房地產市場處于降溫的末端,而后續則有筑底反彈的可能。同時從全年數據看,上半年同比數據表現確實會很不好,但下半年會明顯改善。”嚴躍進說。

梁楠則指出,受2021年房地產政策全面調控,市場觀望情緒較重,四季度以來各層面出臺糾偏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信心底部修復,但由于政策效果傳導至交易市場具有一定的時滯效應,加之在多家房企暴雷等影響下,短期內市場情緒難以大幅扭轉,預計2022年全年房地產市場呈現“前低后高”的特征。另外,作為國內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業需發揮其穩定器的作用,房地產市場經濟增長以穩為主,不排除小幅波動。

關鍵詞: 房地產市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