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經濟復蘇 財政政策如何做好“加減法”
3月1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會上介紹,在2023年,財政政策要“加力”也要“提效”,其中,既包括加大財政支出、保持投資力度的“加法”,也包含降低稅負的“減法”。
加支出
(相關資料圖)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劉昆表示。
應對這些風險挑戰,需要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在這其中,既要做加法,也要做減法。在“加法”方面,劉昆表示,財政部門將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
“雖然2023年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們不會在民生支出上退步,我們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劉昆介紹,從財政支出情況看,科技攻關、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重點支出剛性增加,養老、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繼續加強保障,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基層“三保”能力,轉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
劉昆指出,在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將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同時,將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此次明確表態加大財政支出強度也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的落實。
擴投資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當日的會上介紹。
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也毫不意外地被納入“加法”之列。具體而言,許宏才指出,接下來財政部將合理安排專項債券規模,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
事實上,此前財政部相關座談會上曾指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要創新宏觀調控,不主要依賴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為何今年投資仍然“確保力度不減”?
“這一分析的提出,在于2008年國家以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拉動經濟發展,使我們走出了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從此宏觀調控的刺激政策離不開大規模的政府投資。一般而言,投資的重點都集中在鐵路、城市基礎設施、國家重大工程等少數幾個領域,目前,這些領域的投資機會逐漸減少,其投資拉動的邊際效率逐步降低。”武漢大學財稅與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唐大杰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這一分析并非對投資拉動力的否定,而是在提醒不能‘依賴’一兩種模式,不做未經科學分析和可持續性研究的投資。”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投資強有力的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有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已累計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4.6萬億元。其中,2022年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過4萬億元,這當中包括預算安排的和依法盤活專項債限額空間這兩個部分,支持約3萬個重點項目建設。
“這些項目的建設,發揮了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擴投資等作用。”許宏才表示,2023年,將在重點支持現有11個領域項目建設基礎上,適量擴大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持續加力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
減稅負
值得關注的是,財政部門接下來將在稅負上做“減法”。財政部另一位副部長朱忠明在會上表示,“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
具體而言,據許宏才介紹,將繼續實施好已經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扎扎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同時,對現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等措施,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讓政策紅利更好惠及市場主體。此外,還將進一步增強政策精準性。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的支持,為微觀主體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財政政策無論是加法還是減法,最終都將落到“促經濟”上,對此,許宏才認為,促進經濟回升向好,持續健康發展,主要還是靠消費,讓消費盡快恢復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
“大力提升消費信心,釋放消費的潛力關鍵是解決好不敢消費、不便消費、不愿消費等突出問題。”許宏才表示。
唐大杰認為,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增加就業:一方面要優化營商環境,讓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更自由,稅負更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勵、支持企業提供就業培訓,擴大職業教育規模。
“城市化是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條件。去年出現了城鎮就業人口下降的問題,因此,我們仍應該進一步加大城市化發展,提高人力資源的流動性,減少戶籍、社會福利的障礙。”唐大杰表示。
目前,財政部門已然準備由此入手激發消費潛力。據許宏才介紹,接下來,財政部門將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讓老百姓有錢消費,既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依靠勞動創造收入,也要加大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
“目前看來,由于2月經濟延續企穩回升勢頭,政策保持觀察態勢。”民生銀行團隊宏觀中心主任王靜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總體上,節后復工成色不斷增強,市場信心也在逐漸企穩。進入3月之后,全國‘兩會’將會明確新的穩經濟政策,預計經濟復蘇基礎將繼續夯實。”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焦點熱文:3月券商金股組合出爐 選股思...
【3月券商金股組合出爐選股思路聚焦業績兌現】截至目前,已有18家券... -
助推經濟復蘇 財政政策如何做好“加減法”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當日的會上介紹。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 -
3月券商金股組合出爐 選股思路聚焦業績兌現
【3月券商金股組合出爐選股思路聚焦業績兌現】截至目前,已有18家券... -
內蒙古5項工作獲評全國地方就業創新事件
記者從自治區人社廳獲悉,近日,“2022年度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及地方... -
呼和浩特市培育成功41家“專精特新”中...
記者近日從呼和浩特市工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共培育成... -
把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得量大...
當春風吹拂大地的時候,生機勃發的沃野又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2... -
我區銀行業資產規模邁上4萬億臺階 兩項...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3月1日,記者從內蒙古銀保監... -
內蒙古執行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當前熱訊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梅剛)記者從自治區醫療保障局獲悉,... -
財政部:讓政策紅利更好惠及市場主體
一方面,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著力助企紓困。另... -
今日視點:向違法違規行為“亮劍” 糧...
記者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3月1日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糧食流通“亮... -
世界觀速訊丨權威部門話開局|扎實推進...
產業,推動生物基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我國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電... -
天天時訊:人民幣大漲!在岸、離岸匯率...
3月1日,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大漲,均收復6 9關口。其中,在岸人... -
龍虎榜:7.3億搶籌中國聯通 機構凈買9...
【龍虎榜:7 3億搶籌中國聯通機構凈買9股外資凈買5股】日內上榜龍... -
【奮進的春天】瓣瓣同心京津冀丨公共服...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出... -
強信心·開新局丨春潮涌動 動力澎湃—...
來自印度的客商拉賈(右)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一家玩具店鋪內選購... -
全球信息:(兩會聲音)“僑眷代表”李志...
“我失敗過一次,負債十幾萬,很多人勸我不要再養豬,和丈夫一起外... -
環球快資訊:從新春“三熱”看天津濱海...
今年以來,新區服務企業持續加碼。2月25日,《濱海新區促進民營經濟... -
松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正式運行
來源:環球網隨著雙碳目標的加速推進,能源轉型被越來越多的討論。... -
早間機構看市:3月財報季拉開帷幕 今年...
2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兩市股指早盤震蕩下探,午后探底回升,創業板指... -
感受舒適,分享美好|掌上明珠2023春季...
2月28日,「舒享家」掌上明珠家居2023年春季顏質新品發布會在西昌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