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23,刷新去年11月以來新低,市場不“慌”的背后

2023-06-27 18:32:12    來源:金融界


(資料圖片)

金融界6月26日消息,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23,刷新去年11月以來新低,日內跌超150個基點。今日早間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261個基點,報7.2056,創2022年11月10日(7.2422)以來最低。

央媒: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和空間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有所增大,主要與市場對貨幣政策寬松預期有聯系;同時,近期美聯儲官員表態偏鷹,引發市場對美聯儲7月再度加息和美元走強預期有所升溫。不過,盡管人民幣匯率波動有所增大,但從宏觀經濟指標及國際收支基本保持平衡看,人民幣匯率并未偏離合理區間,市場情緒保持穩定,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

經濟日報上周針對匯率變化也發文表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和空間。隨著美聯儲暫停加息,美國政府債務上限風險化解,避險情緒下降,其經濟下行壓力逐步顯現,預計美元指數回調將延續。相反,我國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陸續落地,成效逐步顯現,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增強,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

匯率市場似乎并不“慌”

東吳證券表示,人民幣雖然跌破7.2,但是匯率市場似乎并不“慌”。東吳證券分析,人民幣兩大定價因子:地產和中美關系的邊際轉弱是推動這波匯率破7.2的重要因素。地產端,上周國常會的“淡定”和本周二LPR對稱降息10bp的“從容”,反而讓市場在穩經濟預期方面有點走弱;中美方面,俄羅斯的局勢會進一步增加了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

市場不“慌”的背后,是對于人民幣調整的持續性和幅度存在疑慮,這一點可能在近期會有所變化。和以往人民幣調整不同的是,人民幣匯率的期權隱含波動率保持平穩、風險逆轉期權反而大跌。背后的重要原因是投機資金使用敲出期權(knock-out,當人民幣匯率調整到約定的價位時期權合約就作廢)來交易人民幣的調整行情,這一交易結構的背后體現的預期可能是其認為人民幣調整的幅度將有限,而且調整行情不具備可持續性。不過俄羅斯局勢的變化會讓市場重新校正此前的預期。

東吳證券認為,匯率拐點仍需等待。10bp降息的效果可能有限,而政策出臺越緩,很可能意味著后續降準、降息的壓力和幅度會越大,匯率潛在調整的壓力也會越大,除此之外,恐慌情緒的釋放往往也是匯率見底的重要標志。人民幣匯率的拐點可能在第三季度出現(穩經濟政策+美聯儲加息臨近結束),低點的位置有賴于央行是否會出手干預。

國泰君安分析,國內政策利率調降后,人民幣匯率短期小幅承壓、但底部支撐牢靠,利率債、成長股更為占優。短期匯率依然有貶值傾向,但相對可控,7.3是個明顯的支撐位。招商宏觀此前分析,6月美聯儲暫停加息,加息減速的背后是經濟即將放緩。伴隨著經濟信號轉差,美元指數在波動中走弱的概率更高。在他們看來,這也是本輪人民幣匯率貶值過程中,人民銀行表態非常淡定并敢于降息的底氣。人民幣匯率不排除觸及7.2-7.3的可能性,但隨著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匯率的被動升值空間亦將被打開。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