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重大投資項目如何“四兩撥千斤”

2023-02-14 09:42:31    來源:北京商報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今年,各地的重大項目投資也將再現巨大的經濟撬動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2日,上海、天津、河北等多個省市發布了2023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項目總投資額合計達21.5萬億元。

專家分析認為,多地開展重大項目投資建設且投資金額巨大,說明地方政府把重大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當前,新基建投資受到各地青睞,主要在于新基建對于經濟的顯著拉動力,著眼未來,由于我國民生類基建已經較為成熟,較長時期內的基建將更多地向生產服務和經營保障類基建傾斜。

7652個項目


(相關資料圖)

“投資是供給和需求的放大器,是生產與消費的連接器,增加投資有助于擴大內需,有助于穩定增長,從而確保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著眼于穩經濟助增長,各地均已展開投資“攻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2日,上海、天津、河北、江蘇、四川、山東、廣東、福建、寧夏等省份發布了2023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項目合計7652個,總投資額合計21.5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額合計33570.67億元。

其中,山東省確定的重點項目數量最多,達到2002個,包括省重點項目1400個,總投資1.09萬億元;省重大項目602個,總投資2.5萬億元。從總投資額上看,廣東則以超過8萬億元的總額在前述省市中名列前茅。據悉,廣東2023年安排省重點項目1530個,總投資約8.4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

“目前看來,多地開展重大項目投資建設且投資金額巨大,反映了地方政府謀發展、擴投資、促增長的信心和決心,說明地方政府把重大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宋向清表示,“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也是在沖刺‘開門紅’,為推動全年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創造堅實支撐。”

青睞新基建

除了投資金額引人注目之外,各地投資清單中對于新基建的青睞也值得關注。其中,上海2023年重大工程安排正式項目191項,包含打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導產業所安排的項目77項。

同時,河北省2023年省重點建設項目共安排507個,總投資1.32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2600.1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56個,總投資3213.2億元,主要包括信息智能、生物醫藥健康、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項目。

不過也可以看出,新基建項目投資占比并不算太高。“因為新基建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復雜、投入較大,不能‘大力出奇跡’,而且有不少需要跟本地的產業發展路徑和資源稟賦強關聯。”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岳翔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比如風電光電項目需要考慮本地自然資源情況,數據中心的布局也要考慮本地云計算、互聯網、金融以及數字政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情況。”

那么,新基建投資項目如何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從而實現“四兩撥千斤”?中科基大數據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夏青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一方面,人工智能、信息智能、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基建領域就能夠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升級;另一方面,新基建也能創造就業機會并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

具體而言,國際環境保護組織綠色和平與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曾聯合發布報告稱,新基建帶動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79萬人左右,占2020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40.38%,雖略少于傳統基建,但拉動的產值比傳統基建多約300億元。此外,新基建對電氣制造業和通信電子業的收入增幅貢獻最大,分別達到9.6%與7.05%,兩行業從業者的平均收入將受益于新基建投資。

更多投資在路上

“資本有潛力、發展有空間、企業有動力,這就是中國重大項目投資的國情。”宋向清表示,“投資對中國經濟的拉動效應仍然存在,投資仍然是三駕馬車中的重要一駕,中國擴大多領域、多層次的有效投資永遠在路上,永遠不過時。”

目前,盡管多地暫未公布2023年的重點項目投資清單,但擴大投資已經“在路上”。其中,河南將梳理出1萬個左右重大項目,力爭2023年全年完成投資2萬億元以上。同時,江西2023年初步計劃實施3527個省大中型項目,總投資4.42萬億元左右,年度計劃完成投資也超過萬億,達到1.56萬億元左右。

西部多地也已開始著手。貴州將確保2023年推進實施重大項目4000個以上,完成投資8000億元。青海重點推進重大項目800個以上,總投資1.3萬億元。內蒙古今年計劃實施政府投資5000萬元以上、企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168個,總投資3.2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7739億元,較去年增加1403億元。2023年重慶計劃市級重大項目個數也首次上千,達到1123個,總投資約3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296億元。

但是,中國經濟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要求各地不能在投資上隨意加碼。“從基建上看,由于我國民生類基建已經較為成熟,未來較長時期內的基建將更多地向生產服務和經營保障類基建傾斜,這就是我國基建的未來趨勢。”宋向清表示,“城鄉建設較為成熟,城市功能較為齊全和完善的省域經濟發展對傳統基建的投資將趨于弱化,對新基建的投資力度也將更大。城鄉基建體系建設相對滯后的省域經濟發展將依然依賴新舊基建投資項目維持發展的高速度。部分省域經濟發展可能需要對傳統的或舊基建項目進行迭代更新,這也是未來省域經濟發展中擴大增長支撐點的政策優選項。”

關鍵詞: 重大項目 項目投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