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 創單月信貸投放歷史新高_天天即時

2023-02-11 07:41:03    來源:證券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23年1月份金融數據。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4.9萬億元的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年初貨幣信貸形勢分析會以及早春效應下,銀行信貸投放節奏明顯前置、靠前發力,疊加貸債蹺蹺板效應和各項穩信貸政策工具驅動,1月份信貸實現‘開門紅’,助力提振市場信心、激發主體活力?!?/p>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57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3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6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5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412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585億元。

溫彬分析稱,伴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資加快投放、保交樓和優質房企貸款支持計劃加碼、碳減排和設備更新改造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落地,在政策性銀行和國股銀行“頭雁”作用拉動下,1月份對公貸款和對公中長期貸款保持強勁。在信貸維持較高景氣度情況下,部分銀行通過壓降票據資產來騰挪額度,1月份票據融資同比大幅回落。

“1月份住戶貸款同比減少5858億元,整體仍待修復。”溫彬表示,地產銷售未見明顯改善,新增規模依然較弱,1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減少5193億元。受益于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和消費活動旺盛,以及銀行優惠活動,消費貸和信用卡表現稍好,但不少企業春節前發放年終獎可能使得個人償還信用卡貸款及消費貸增多,導致1月份居民短貸數據整體不高。

社會融資方面,據初步統計,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超出市場預期,但同比仍少增1959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為4.93萬億元,同比多增7308億元,是社融的主要支撐因素。從直接融資看,債券融資繼續大幅少增。企業債券凈融資1486億元,同比少增4352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4140億元,同比少增1886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大幅少增與中長期債券發行利率較高以及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對債券融資形成替代有關。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5.52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個和8.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9%。當月凈投放現金997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M2同比增速12.6%創2016年5月份以來最高水平。溫彬表示,支撐M2增速創新高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存款,同時信貸高增下派生能力增強和財政靠前發力也加大了貨幣投放。

“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伴隨疫情影響減弱、各地穩增長計劃和舉措出臺,企業與政府部門投資步伐加快,消費預期逐步恢復,在政策驅動和市場內生融資需求共同作用下,開年信用擴張積極,加速寬信用進程。但年初信貸高增下,后續韌性仍需觀察?!睖乇蛘J為,下一階段,信用擴張的韌性和地產、消費修復情況仍較為關鍵,擴投資、促消費、穩地產、調結構等政策需延續支持,繼續保持穩健貨幣環境,以鞏固年初經濟企穩向好態勢,提升經濟修復的斜率和可持續性。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