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天天觀焦點:創金合信黃弢&陸迪:文娛媒體積蓄彈性 關注三條主線機會

2023-03-21 09:40:00    來源:東方財富網

嘉賓介紹:黃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碩士。2014年8月加入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投資經理、信用研究主管,現任固定收益部副總監、基金經理。陸迪,北京大學碩士。2021年4月加入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行業投資研究部研究員,現任基金經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年初至今是A股近十年來輪動速度最快的一次,很多的行業的上漲持續性很差,投資者該如何應對?文娛媒體板塊近期變化較大,有哪些投資機會?臨近財報季,文娛傳媒行業的基本面是如何的,相較其他行業又有何優勢?

創金合信黃弢&陸迪表示,A股市場近兩個月行業快速輪動,根源可能在于市場信心有所不足。文娛產業關注三條投資主線,分別為IP全球化,國貨崛起,品牌出海。從近期業績快報中可以看到三點:去年四季度項目制的公司業績受疫情沖擊較大;過去一年廣告行業低迷;互聯網公司開始看重盈利的大戰略。文娛媒體行業前期估值受到較長時間的壓制,同時基本面也出現有利變化,反彈動能正不斷積蓄。

以下為文字精華:

1、創金合信黃弢:A股市場極致輪動 應對震蕩適度觀望

黃弢:最近的市場的波動其實非常的大,某種意義上不光是最近這一兩周的事,實際上從年初以來兩個月的時間,有賣方做了一個統計,是A股近10年來輪動速度最快的一次,很多行業的上漲持續性很差。

從風格的角度來講,今年的輪動也非???,從1月份的大盤價值大盤成長到春節后的偏中小盤成長和中小盤價值,從行業層面來講,1月份表現非常強勢的像新能源和消費,到了2月份的上旬就變成了TMT板塊里的計算機和通訊,從2月下旬開始,市場又重新切回相對偏大盤價值的一些地產產業鏈的方向,建筑建材、鋼鐵煤炭等,在風格行業和大小盤之間是來回高低切換的狀態。

這種狀態從背后的心態角度來講,其實是來自市場的糾結。2023年從我個人角度,放到全年的周期來看,預期相對是比較確定的,就是弱復蘇背景下,風險偏好提升帶來相對較好的市場格局。2023年可能不會像2019年這種偏大級別的市場,但是全年下來小陽春還是可以期待的。但隨著2月份的震蕩,大家甚至連小陽春的市場也產生了一定的懷疑,跟春節前那種極度樂觀的市場心態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差別。

2023年跟2022年的核心區別點在哪?從最近這一段時間來講,大家感覺賺錢效應不是那么明顯,市場也讓大家在上上下下地坐過山車,不太舒服的狀態。

2022年是大級別的偏寬幅震蕩的熊市,中間也有階段性的比較大的反彈,但是大多數的市場參與者是沒有什么預期的,更多的參與者是以相對偏悲觀偏躺平的心態來面對2022年的市場。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所受的傷害相對也會更低,至少從心態的角度來講是這樣的,雖然指數一路下行,但因為所有人都在下行,所以心態沒有那么的糾結。

到了2023年,當所有的人都形成了復蘇向上的預期,但是復蘇的核心驅動力,比如說復蘇到底來自消費還是出口,還是來自地產銷售修復帶來的開工增速上行?關于復蘇的強度,復蘇的節奏,其實大家心里都沒有底,所以這里的預期差其實很大。

所以在這種就看好又對一些偏中觀或者說自下而上偏細節層面無法落地的現實面前,大家心態確實非常糾結,一漲就怕踏空,一跌就怕套牢,市場行業輪動的核心原因可能在于此。這種狀態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大概率還要維持在接下來10個月的時間里,可能會是一個常態。

對于這種市場,從參與者的角度來講,還是要回到更偏常識的角度。2023年大家首先不需要太悲觀,再怎么樣,2023年經濟本身在修復,實業的從業者和金融市場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的年份,所以從年頭到年尾算一筆總賬的話,其實不會特別差。

建議大家可以適度保持冷靜,適度進行觀望,不需要在特別著急的心態下去追高來參與市場。如果震蕩是常態的話,總會有一些重新介入的時機。對市場來講,我們回到更偏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市場的波動。

2、創金合信陸迪:文娛產業內容為王 關注三條主線機會

提問:對于出了很多內容制作的好公司,從文娛行業的角度來講,有哪些投資的機會?

陸迪:其實好內容不一定代表有好的投資機會,綜合來看這個事情,可能有三條主線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IP全球化,國貨崛起,還有品牌出海。

第一是IP全球化。伴隨著這些優質內容的不斷出現,我們中國的很多IP慢慢走向全球,不管是通過游戲還是通過影視等變現方式,IP的價值在被放大。

之前也有一些港臺藝人來國內參與一些節目,當時也說了他們的觀點,說到很多港臺的綜藝或者影視劇,預算成本遠低于國內,他們可能100萬預算要去做一個節目,很難跟我們1000萬甚至更高預算出來的節目去競爭。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從技術的角度,國內具備全球最大的消費者數量,相當于同樣一個產品在其他國家可能做出來最多是千萬的潛在付費用戶,而我們就是億級別的潛在用戶,自然是我們從研發到拍攝都更有經濟性。

內容產品有個特色,它其實跟互聯網類似,天然具備規模效應,同樣一部精彩的劇,我看一遍別人再看一遍,它的拍攝成本是不變的,播放的流量邊際成本非常低,天然具有規模優勢,而且有頭部效應。

一部好劇能會有很多人看,差的可能就沒人看,差異是非常大的,一旦質量包括內容較好,就會有很大的爆發潛力,IP全球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第二個就是國貨崛起,從國貨崛起到品牌出海文化自信,一方面帶來了國產替代的出現,比如說一些運動品牌,服裝鞋帽,還有過去覺得可能比較低端的一些平價服飾,有一天可能也會像優衣庫那樣去走向全球。

優衣庫也是從日本的某低線城市一步一步做起來的,在過程中也經歷過挫折和波折,包括在海外一開始去試水的時候,大家可能接受度不高,后來慢慢把局面打開了。這都是一些可以參照的案例,還有一些咖啡品牌,還有奶茶品牌,很多除了好喝性價比也高,接下來能不能替代星巴克等等。甚至某奶茶店,已經開到一些歐洲和海外的國家了,他們剛開始的嘗試不一定成功,但是過程中品牌的建立已經慢慢在路上了。

第三就是品牌出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國家的手機品牌都是我們中國的手機品牌,如果我們去看海外一些國家的手機品牌市占率,可以看到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幾大手機品牌出海都非常成功,歐洲非洲的大陸大街上到處都是我們的國產手機??萍籍a品相對而言比文化產品滲透起來更容易,拼的是產品拼性能、價格。

我們的文化和品牌逐步滲透需要時間的積累。現在很多歐洲美國的一些知名的品牌,包括一些化妝品品牌,奢侈品品牌等,可能花了百年的時間才慢慢成為現在全球家喻家喻戶曉的品牌,品牌本質上可能就是一個好產品再加上好故事的疊加,相信接下來的時間里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慢慢的傳世百年馳名世界。

3、創金合信陸迪:財報時點看基本面 密切關注年報披露

提問:馬上3月結束,一季報就要披露了,年報正在陸續披露。從基本面的維度來看,文娛傳媒行業目前是什么樣的狀態?

陸迪:我比較認同投資大師本杰明格雷厄姆說的那句話,“股票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笔袌錾蠌膩聿环Ω黝惖臒狳c主題,但是以我這些年的觀察和經驗,基本面就是最好的主題,也可能是最好的股價催化劑。

如果把投資一部分類比成“打牌”的話,基本面好的公司天然就是大牌,季報年報這些很重要的財報時點,就是大家看底牌的時候了。投資和打牌我理解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打牌其實是一個長期的零和博弈甚至是復合博弈,但是投資可以做任何博弈,實現雙贏甚至是多贏。

我們可以通過調研跟蹤,包括專業的報表閱讀和分析去尋找那些基本面向好,管理層靠譜,業務中長期有持續成長和盈利空間的好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好公司去賺一個企業盈利的錢,同時我們把錢投向這些公司的過程中,也是在幫他們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曾國藩之前也過一句話,很有道理,就是“結硬寨打呆賬”,基本面其實就是硬寨。

從最近的業績披露來看,當然現在大部分公司還處在業績快報的階段,細節披露還不是很充分,但大致能看出來幾個特點。

第一個,2022年第四季度,項目制的公司業績其受疫情沖擊是比較大的,尤其是ToG的那些業務;比較依賴人的偏服務類的一些公司,從最近的跟蹤來看,一季度很多公司都在抓緊趕工做項目確認收入。如果從基本面的變化來看,確實是有非常大幅的改善,一季度的改善可能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個,過去一年廣告行業是持續低迷的,經濟的疲弱,還有消費力的下降,直接體現在很多有相關收入的公司。他們的業績端比如說像視頻、電梯、媒體等等,一季度和后續的改善幅度,預計也會跟接下來經濟的復蘇程度,包括消費的復蘇程度密切相關。

第三個,近期美股某長視頻公司連續4個季度盈利轉正,結合之前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看重盈利的大戰略,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和推測,后續可能會看到一些互聯網公司的盈利改善,甚至可能持續有超預期的業績表現。

后面我們也會繼續密切去關注這些正式的年報披露,因為如果我們把情緒博弈看成是“術”的話,基本面其實就是“道”,術是可以用的,但是道才是根本。

4、創金合信黃弢:文娛媒體積蓄彈性 多數標的處于底部

黃弢:今年市場好在哪里?對文娛媒體行業來講,就是前面被壓抑太久。往前看,像去年非常火的煤炭,在煤炭去年走出來之前,也經歷了長時間不受投資者待見,持續低迷的狀態。地產板塊其實也是,再往前看有軍工,軍工也是連續熊了很多年,在2021年軍工有比較大的爆發,現在看起來今年輪到了計算機和文娛媒體。

文娛媒體壓制時間更久,壓的幅度更大。比較有意思的是,在A股的投資氛圍下,一個被極度壓制的行業,其實就跟A股的鐘擺理論一樣,它像一個彈簧,壓到極致了以后,會有不能再壓的時候,它還有向上爆發的彈性積蓄。彈起來以后其實就跟鐘擺一樣,它很難停在一個標準位,或者說停在靜止不動的位置,或偏左擺或偏右擺。

像前面舉的這些例子,都是在嚴重偏低估、被投資人忽視的偏左擺的狀態。現在在往回修正,按照A股的慣例它一般都會漲過頭,跌的時候跌過頭,漲的時候也會漲過頭。

從行業的基本面層面來看,不光是跌得久,行業的基本面也產生了比較多的變化,這些變化是行業能夠持續走下去的更重要的基礎。如果沒有行業基本面的支持,只是對低估進行修復,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修復完了就結束了,后續的空間確實不大。

如果行業能夠持續復蘇,對于有安全邊際的個股進行組合構建,在有防御的同時又能有一定的彈性。對于這個行業來講,跌了這么長的時間,雖然最近看上去比較熱鬧,但還是有很多股票在比較底部的位置,所以我認為這是這個行業能夠走得更久的現實基礎。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