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世界今熱點:科學防疫要謹防“謠言病毒”

2022-12-13 09:47:17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片)

□袁寶年

吃橘子后做抗原檢測會呈陽性;飲用高度酒能抵抗病毒;長期戴口罩會導致肺結節;多種藥物混著吃、加藥量,退燒快……最近一段時間,一些謠言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傳播甚廣,混淆著人們對科學防疫的認知。

這些打著“科學”旗號的謠言,有的是胡編亂造、故弄玄虛,有的是斷章取義、聳人聽聞,如果輕易相信、盲目跟從,不科學做好防護、不正確用藥,非但不能減少病毒感染風險、緩解疾病癥狀,反而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謠言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人對流量、關注度和相關利益的追求,而部分公眾由于科學素養不足和一定程度的恐慌心理、獵奇心理,很容易成為謠言的傳播者和“放大器”,進一步加劇謠言的擴散。對此,既需要加大對造謠者的打擊力度,盡快消除謠言的負面影響,也需要加強對公眾的心理疏導和醫學常識普及,及時發布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權威信息,讓科學和真相跑在謠言前面。

在新的防疫形勢下,每個人都應保持清醒、科學防疫,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不盲從,提高防范意識,遇事三思,不誤入“謠言陷阱”,不中招“謠言病毒”,當好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守門員”。

編輯:寶華

關鍵詞: 言簡意賅 通俗易懂 負面影響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