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當前熱門:“十九連豐”:內蒙古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2022-12-14 10:00:40    來源:正北方網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內蒙古緊緊圍繞穩糧擴豆任務,千方百計保面積提單產,實現了糧食產量“十九連豐”。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我區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達到780.1億斤,比上年增加12億斤,增幅1.6%,增量占全國16.2%,居全國第三位,總產居全國第六位,連續5年保持在750億斤以上。糧食面積10427.7萬畝,較上年增加101.2萬畝,增幅1%。其中,大豆播種面積1833.1萬畝,較上年增加493.3萬畝,增幅達36.8%,圓滿完成了國家交給內蒙古的任務。糧食作物平均單產748.1斤/畝,較上年增加4.3斤/畝,增幅0.6%。

一年來,我區“五力”齊發,實現“四增”,即糧播面積增加、大豆面積增加、糧食單產增長、糧食總產增加,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內蒙古貢獻。

據了解,今年,自治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與各盟市行署政府簽訂糧食生產責任書,農牧廳下達了2022年各盟市糧食大豆生產目標,高標準、高要求分解了糧食播種面積和大豆播種面積任務,分別較國家下達的任務提高1.8萬畝和1.5萬畝。及時下達了產糧產油大縣獎勵資金,廳領導分盟市包聯,督促盟市和旗縣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各項任務完成。

及時下撥政策補貼,分解下達國家耕地地力保護、玉米大豆馬鈴薯生產者、耕地輪作、農機購置與應用、種糧農民一次性等政策性補貼198.35億元,及時釋放國家“重農抓糧”政策信號。春耕備耕期間,積極對接金融機構,解決種子、化肥等農資儲運經銷企業資金需求,有效應對農資價格上漲。

積極開展高產示范,分作物設立推廣和科研雙首席,全程跟進、全覆蓋培訓,推動65個旗縣的130個萬畝、690個千畝、240個百畝示范區建設,示范總面積達到203萬畝。

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質量提升工程。今年40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已經全部完成,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989萬畝,有效支撐糧食產能500億斤。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黑土地保護利用和耕地輪作,帶動全區耕地地力穩步提升。

安排資金新建17個病蟲害自動監測點和13個鼠害監測點,實現全區產糧大縣和鼠疫發生中高風險區域自動監測全覆蓋,采購應急防控藥劑,購置防控設備,發布病蟲情報1160期,做到了早預警早防治,全年未發生大規模病蟲害。(草原全媒·正北方網記者 鄭慧英)

編輯:付曉娟

關鍵詞: 糧食產量 高標準農田 播種面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