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傾力打造“現代農業航母” 世界看熱訊

2022-12-22 10:00:08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韓雪茹 實習生 王敏


(相關資料圖)

歲末,一組亮眼的數據出現在呼倫貝爾農墾物資石油集團的“成績單”上:2022年,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5億元,完成全年預算任務的107.7%,同比增加23.86%;預計實現利潤總額760萬元,完成全年預算任務的107.04%,同比增加24.79%。呼倫貝爾農墾物資石油集團躋身2022年度中國農資流通行業綜合競爭力前百強企業,排名第39位。

數字背后,積蓄的是企業蓬勃發展的改革新動能。

走進呼倫貝爾農墾物資石油集團,濃濃的干事創業氛圍撲面而來。該集團黨委委員、財務總監趙艷麗說:“我們現在是‘老物資、新氣象’,全體干部職工團結一心,相互補臺,企業效益連續兩年創歷史新高,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p>

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企業是如何保持高位增速的呢?

列問題、找答案,國企深化改革改出新局面。一方面,呼倫貝爾農墾物資石油集團以呼倫貝爾農墾集團6個現代農牧業服務綜合體為依托,認真做好呼倫貝爾農墾集團物資保供工作;另一方面,積極開發呼倫貝爾嶺東農區農戶市場,加強“農戶+銀行+農資”三方合作,銷售人員駐村實現一站式服務,同時向農作物一年兩熟的華中地區發力,建立多個外埠營銷網點,與多家知名廠家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市場份額大大提高。

在農機銷售方面,進一步豐富產品代理業務,與內蒙古荷馬、特瑞堡輪胎、黑龍江重興機械簽訂經銷協議,2022年銷售各類農機640臺套,銷售額逾1.5億元,完成計劃的125%,同比增加221臺套。

與此同時,能源服務也在加速發力。2017年,呼倫貝爾農墾物資石油集團與中油黑龍江農墾開展合作,堅持“規模與質量并重,效益與發展并行”的理念,與中油總部、各煉廠、鐵路等部門加強溝通,努力確保呼倫貝爾農墾資源供應,擴大“異業合作”,深入挖潛、探索企業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合作路徑。截至今年12月中旬,實現成品油銷售量突破6萬噸的歷史性跨越。

呼倫貝爾農墾物資石油集團的發展之路,只是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深化改革的一個縮影。

理念的變革,往往走在行動前面。過去,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農牧業結構單一。伴隨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呼倫貝爾農墾集團不斷優化品種結構,圍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組建了呼倫貝爾農墾物資石油集團和呼倫貝爾農墾食品集團,糧油、肉類、乳業等產業集群加速崛起,與現代農服、文化旅游、對外貿易、融資合作、社會事業協同互動,為地區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向改革要動力、活力。呼倫貝爾農墾集團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為契機,全面推進墾區集團化、農牧場企業化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按照“由農轉牧、以牧為主”的產業戰略思路,逐漸形成了糧油、草(飼)、乳、肉四個主導產業,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優質林產品三個特色產業,以及現代農牧服務業、現代物流服務業、現代特色農牧旅游服務業三個現代服務業的“4+3+3”特色產業體系,經過不斷努力和艱難探索,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改革發展取得了全面突破,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手記】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當記者踏上松軟、肥沃的黑土地的時候,更加明白了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被譽為是“現代農業航母”背后的意義。墾區80%以上耕地實行集中統一耕種管理,年播種面積580萬畝,這里無疑是“大糧倉”。為了守好這個“大糧倉”,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邁出了堅定的改革步伐,建立健全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成績令人欣喜。

【點評】

改革,對國企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近年來,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錨定“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航母”的目標,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這只是國有企業向改革要活力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區國有企業紛紛啃“硬骨頭”、蹚“深水區”,依靠深化改革走向市場、適應市場、融入市場。未來,廣大國企還要以更加奮進的姿態將改革推向縱深,依靠深化改革在市場競爭中增強活力,打造實力強勁的現代企業。

編輯:寶華

關鍵詞: 呼倫貝爾 同比增加 現代農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