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新春走基層】回家過年,他又“爽約”了|每日視訊

2023-01-24 08:40:36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玉琢 實習生 劉娜)1月21日,農歷除夕。

在地層深處,神東上灣煤礦綜采一隊采煤現場,轟隆隆的采煤機與黑色煤壁碰撞出動聽的交響樂,一塊塊順勢滑落的煤炭,通過運煤皮帶源源不斷地被運送出去。


【資料圖】

上早班的綜采一隊副隊長閆鵬抵達工作面,快步走向交接班處,與上一班的跟班副隊長碰了面。

“你到底還是沒回家過年呀。”上一班副隊長笑著問候閆鵬。

“嗨,春運人多,過兩天再回。”閆鵬找了個理由為自己辯解,就這樣他迎來了在崗位上度過的第4個春節。

閆鵬是一名85后,在工作中常有股不服輸的干勁兒,2022年5月被任命為副隊長,調入綜采一隊,成為超大采高智能綜采工作面的中堅力量。

今年春節,隨著全國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區隊優先安排堅守崗位3年以上沒回家的員工回家過年。但春節假期,公司依然承擔著全國19個省、4個直轄市的能源供應任務。閆鵬所在的上灣煤礦是神東的保供主力礦井,閆鵬作為副隊長,主動放棄回家過年。

閆鵬與上一班交接清楚工作面設備運行情況,帶領當班人員迅速準備開機。

“今天我們要提前補倉,郁有明割煤的時候要保證工程質量,李國田拉支架要注意頂板,大伙爭取早點收工,回家吃年夜飯。”閆鵬向大伙說道。

轟隆隆、轟隆隆……說話間,遠處的采煤機再次啟動。

在走向工作面的路上,閆鵬細心地巡視著設備。走到單軌吊區域,閆鵬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今年的智能化建設成果,單軌吊落地后搭載‘礦鴻’系統,不但將操作人員由原來的4人減少到1人,解放了勞動力,而且員工通過手機APP能隨時連接系統,實現對推移油缸的遠程控制,還增加了油缸動作聲光預警功能,弟兄們干起活來更安全了。”

近兩年,隨著國家能源集團智能礦山建設的加速推進,新技術、新手段為煤礦設備裝上了“大腦”“眼睛”,閆鵬和工友們的工作從“流大汗、出大力”的傳統采煤向遠程移動終端上“點點按鈕、推動手柄”的智慧采煤轉變。

“我們一刀煤2900噸,一天最高能采4.8萬噸煤。”閆鵬說,現在我們工作面的液壓支架、采煤機都有很多智能化裝置,不僅讓員工的工作更便捷,而且生產效率更高。

“閆隊,過年好!”迎面走來的薛揚向閆鵬問候。

“過年好!注意安全,升井一起吃年夜飯,晚上一塊兒熱鬧熱鬧。”閆鵬拍了拍薛揚的肩膀。閆鵬介紹,薛揚是2022年新入企的大學生,區隊有10多名家在外地的員工,計劃升井后,大伙兒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為了緩解大家的思鄉情緒,閆鵬還悄悄準備了節目和小禮物,準備帶著兄弟們一起歡歡喜喜過大年。

說起自己“爽約”家人回家一事,閆鵬言辭篤定地說:“用我們的堅守,溫暖千座城,點亮萬家燈,值得!”

編輯:楊旭英

關鍵詞: 回家過年 綜采一隊 能源供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