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破解就醫難題,醫療機構怎么辦?
車輛擁堵進入困難
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政策實施滿月之際,記者走訪呼和浩特各大醫院發現,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需求正在升溫;與此同時,進出堵車、看病排隊等情況也隨之出現,百姓就醫體驗尚需提升。
就醫之“堵”
【資料圖】
2月7日8時,記者陸續走訪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內蒙古醫院(原內蒙古自治區腫瘤醫院)、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和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這些三級甲等醫院大門附近無一例外地排起了車隊。醫院門口車進不去,堵在路上,將早高峰的上班車輛也堵在路上。
2月8日9時,雖然高峰時段已過,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西門南側的十字路口,兩名交警仍需手動操控紅綠燈維持現場交通秩序。稍不留神,排隊進入醫院的車輛就把路口堵了。
記者隨著車流進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這時,院內車輛堵成一片,人車混行,不見首尾……一位姓梁的輔警正在執勤,他告訴記者,醫院內只有1000個車位,每天進出8000多輛車,就算是即停即走,也難免造成交通擁堵,同時導致患者停車難。
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門診大樓,各門診、繳費窗口、檢查預約窗口,到處都是排隊等候的就醫者。
4樓繳費窗口開放了3個窗口,每個窗口前都有10多人在排隊。在3樓內鏡中心,預約胃腸鏡的患者同樣排著隊。身患惡性腫瘤的李先生正向一位志愿者詢問預約情況,志愿者告訴他:“你身體這種情況可以優先,明天預約不上,最快得后天。”而普通患者要做無痛胃腸鏡,得預約到下周一或下周二。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2月7日,醫院的日接診量為5900人次,相比歷史峰值的9000多人次還有差距,但相比春節前門診量,已經有所提高。住院床位雖然尚有空余,但存在醫療資源結構性短缺問題,比如心臟、肝膽、泌尿外科等科室。目前,泌尿外科約有100位患者等候入院手術,這些都是疫情期間想要做手術的患者,一直排隊等候至今。
另據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院共有3000多個床位,住院床位供需矛盾比較突出,遠遠滿足不了患者需求。
“堵”點疏通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就醫量井噴,相繼出現“堵車”“排隊”“床位不足”等情況,但賽罕區醫院、新城區醫院等縣區一級醫院要“輕松”很多,工作日并不擁堵,看病掛號均不需要排隊,患者隨到隨看,但是前去就醫的患者并不多。
“大醫院”供不應求,區縣醫院患者寥寥,形成鮮明對比。采訪中,一些患者道出其中原因:三級甲等醫院無論是醫療條件還是醫療技術都相對優越,一些疑難病癥在旗縣醫院得不到有效治療,不少旗縣醫院的醫生也建議患者到條件好的三級甲等醫院就醫。
可以看出,醫療資源的不均衡是百姓看病之“堵”形成的原因之一。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個問題在多方努力下,正在得到破解——
當前,通過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內蒙古醫院區域醫療中心項目、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醫療協同中心項目等國家級項目的建設,大量北京醫療專家被調入呼和浩特市長期工作。這些項目的實施,讓內蒙古的患者實現本地就醫,增強了獲得感。按照“醫改”的政策方向,內蒙古本級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需要繼續向基層醫院分流患者,從而減輕本院壓力。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袁軍對記者說,疫情期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以“醫聯體”的模式,與賽罕區醫院、新城區醫院、和林縣醫院等醫院合作,把基層醫院的重癥病人轉上來,把康復病人轉下去,疏導住院床位,避免擁堵。在這個基礎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還牽頭成立了一個醫療協會,讓幾家醫院的合作更加密切,這些舉措將會緩解就醫之堵的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鏡中心就醫者多
“雙下沉”之路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主任許宏智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四五”期間,圍繞高質量發展,全區衛生健康工作需要重點推進七大工程項目,其中“規劃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在我區規劃建設東、中、西區域醫療中心)”和“提升縣域醫療機構服務能力”被列為其中的兩項重點工程。
按照這個規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和居民就醫“雙下沉”,努力提高區域內重點疾病診治能力,提升居民就醫的便捷性和就醫獲得感,這無疑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一名旗縣醫院的負責人說,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實行房屋、設備、人才、技術和管理配套建設,推動旗縣醫院達到二級醫院服務能力,將確保縣域內優質資源覆蓋所有人群,那么就會大大緩解三級甲等醫院的就醫“擁堵”問題,旗縣醫院的服務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升,對患者來講,是非常實惠的改革紅利。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內蒙古“修通”優質醫療資源和居民就醫“雙下沉”的道路尚需時日,還存在許多矛盾:比如基層醫院既沒有好的醫療設備條件,又無法請到經驗豐富的醫療專家,從而導致基層醫院和三級甲等醫院門診量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比如專家去基層醫院坐診,需要得到相應的收入,這些收入在首都、首府的大醫院看來,是相對合理的,但在基層醫院看來,卻不好實現。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政策支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樹天)
編輯:章穎慧關鍵詞: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醫院 內蒙古醫科大學
相關閱讀
-
【記者調查】破解就醫難題,醫療機構怎...
車輛擁堵進入困難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政策實施滿月之際,記者... -
國家擬在通遼和赤峰設立“蒙東承接產業...
本網赤峰2月12日電(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魏那)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 -
內蒙古風力發電量首破千億度:全球球精選
本網2月12日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最新消息:... -
環球微頭條丨用工市場亮點多
招工先人一步,開局快人一拍。春節后的第一個月,各地開足馬力拼經... -
天天頭條:開年首月新增信貸4.9萬億元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題:開年首月新增信貸4 9萬億元釋放經濟加快復... -
熱點在線丨“一手交錢一手交房”,現房...
“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繼續實行預售的,必須把資金監管責任... -
亞美尼亞和土耳其重開陸路口岸運送人道...
新華社第比利斯2月11日電(記者李銘)埃里溫消息:亞美尼亞外交部發言... -
每日精選:國家煙草專賣局查獲超72萬支...
記者近日從國家煙草專賣局獲悉,國家煙草專賣局近期開展“奶茶杯”... -
每日看點!各地出臺措施降低生育養育成本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各地相繼出臺政策措施,降低二孩、三孩家庭的... -
用工市場亮點多 各類企業用工景氣度均...
招工先人一步,開局快人一拍。春節后的第一個月,各地開足馬力拼經... -
國際機構預計中國經濟將提振全球經濟增...
據新華社紐約2月10日電(記者劉亞南)高盛集團網站10日發布報告說,預... -
國際機構預計中國經濟將提振全球經濟增...
報告指出,到2023年年底,中國經濟加快恢復與內需復蘇或推動全球經... -
環球新資訊:包頭打造“世界稀土之都”...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蔡冬梅格日勒圖)2月10日,包頭市舉行... -
今年全區將新增嬰幼兒托位2萬個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坤)2月11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 -
今日快看!內蒙古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首...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梅剛)2月11日,內蒙古2023年春風行動... -
今日精選:我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整體覆...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趙曦)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2023年堅... -
我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啟用條碼管理:...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阿妮爾)記者從滿洲里海關獲悉,2月10... -
環球速遞!伊朗說以色列雇傭兵參與對伊...
新華社德黑蘭2月10日電(記者高文成)伊朗情報部和伊斯蘭革命衛隊10日... -
俄外交部回應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導...
當地時間2月10日,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俄羅斯政府... -
焦點熱議:土耳其與敘利亞兩國超2.3萬人...
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本月6日發生強烈地震,截至當地時間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