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黃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體化項目取得綜合效益 高標準農田建設新招數讓老莊稼把式服了:世界熱議

2023-04-09 07:44:58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薛來 圖古斯畢力格)“去年種玉米時,我看到人家把地膜、滴灌帶、播種一次性完成后才滴灌澆水,他們叫‘干播濕出’,我當時還笑話人家,這能成活?”4月8日,王萬成笑著對記者說。

王萬成是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新安鎮樹林子村的種植大戶,每年種植130畝玉米,他口中的“人家”是內蒙古禾興農牧業有限公司。王萬成說,玉米的傳統種植法是開春后鋪地膜,土壤在地膜中自然保墑,待土地返潮后再播種,后期經過大水漫灌,1個月后,玉米能長1米多高。而該公司“干播濕出”后,1個月的時間玉米最多長到30厘米。巨大的差距讓王萬成譏笑不已:“我種了半輩子地,從沒見過這樣種的!”

在樹林子村2.2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區,黃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體化項目格外引人注目。對于如何運作,內蒙古禾興農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恩澤作了詳細介紹,“將黃河水引進澄清池后,通過3次過濾,較大的沙粒被清除。再將液體施肥灌、氨基酸液體儲罐與水系統相連,通過高壓泵,將液體肥料壓入水系統,同時打開水泵和施肥機的開關,肥料便隨水流進入田地,實現定時定量澆水施肥。”

“采用大水漫灌方式澆地時,一部分化肥會被水沖走,既浪費肥料又污染水源;水太大時會淹死農作物,水太小,沒幾天農田就干了;大水漫灌時,玉米生長期間每畝化肥成本需要285元以上、用水量近500立方米。”白恩澤接著介紹項目效果,“黃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過濾黃河水中較大的沙粒,畝均節約用水量40%以上,化肥成本僅需187元,真正達到農民增收致富、企業降本增效、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業深度節水等多重功效,特別是對距離項目區12公里的烏梁素海水質改善起到明顯作用。”

據了解,烏拉特前旗共有耕地346萬畝,其中100余萬畝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鹽堿化,導致農作物稀稀拉拉、產量不高。通過黃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體化項目,將液體氨基酸注入土地,酸堿中和后,能極大改良土地鹽堿化現象。

“建成高標準農田后,這個項目就可以規模化實施,對于零散地塊,也可配套使用移動式水肥一體化設備。技術推廣開后,稀稀拉拉的‘盆景’將真正變成茂密的‘森林’!”白恩澤說。

“前一個月我還譏笑人家,后一個月我就笑不出來了。”王萬成搖著頭嘀咕,“人家的玉米比我的高出一頭,畝產多出300來斤。今年我也要用這套技術,再也不當‘笨農’了!”

編輯:溫慧娟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