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世界熱消息:某些省份高考已經無限接近“只要帶了筆就能過本科線”,還捧“中考分流”的臭腳呢

2023-06-26 22:51:20    來源:鍵盤老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印象中,在我中招考試的那個年代,當時的總分大概是600分左右的樣子(當時體育、物化實驗也考,但不計入總成績),普通高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大概在425分左,這就意味著我的同學中絕大部分人都不會達到錄取分數線,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全校六個班,每個班四十多人參考中考,但成績最好的班級大概也只有十來個人過線,成績不好的大概只有兩三個人過線,以至于上高中時,每個班級分配六十多個同學,但實際“正經考上的”同學,每個班平均下來大概是十二三個的樣子,剩下的基本都是花了直到現在看來都不算少(聽說當時差一分就得花差不多幾百上千塊)的“擇校費”進來的。

雖然采用的辦法并不光彩,但即便是在那時,也沒有把孩子們讀高中的路徹底堵死。

與現在這種強制分流的政策比起來,我反而覺得以前那種花錢搞定的情形反而“偉光正”得多。

高中教育有多重要,讀過的人當然不在乎,但我身邊有不少沒機會接受高中教育的年輕一代,他們的命運也就此被釘死了。

他們當然可以選擇繼續深造,但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與高中階段的知識銜接要遠比中職中專緊密得多,他們本就沒有太多的競爭力,卻在這場比賽的途中強行扒下他們的鞋子,讓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離高等教育越來越遠。

雖然大家都說行行出狀元,但你也不能不承認受教育程度越高,獲取改變一些事的機會與能力也會更強。

但強制分流政策就是在這群孩子向上爬的梯子上再倒上一桶潤滑油,然后再往這群孩子的腦袋上踩上一腳。

再回頭看看今年陸續公布的高考提檔線吧,某些省份已經無限接近“只要帶了筆就能過本科線”的狀態了,現在卻仍有人捧“中考分流”的臭腳,真是太諷刺了。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