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產業 >

古越龍山“原地踏步”已多年 如何才能走出當前困境?

2023-08-23 22:37:20    來源:中訪網

(原標題:古越龍山“原地踏步”已多年 如何才能走出當前困境?)

黃酒源于東方,起于中國,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然而近十多年來,黃酒在餐桌上的存在感可以說是越來越弱,其商務、社交屬性正逐漸被白酒、啤酒、紅酒等代替。

作為黃酒界的扛把子以及黃酒文化的傳承者之一,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古越龍山,SH:600059)在該領域有著毋庸置疑的影響力,受制于諸多不利因素的制約,近幾年企業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業績總是徘徊不前,雖然企業也在嘗試轉型,然而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資料圖)

業績總是徘徊不前

近幾年古越龍山的業績,可謂是“年年歲歲花相似”,其業績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完成營收16.2億元,同比增長2.75%,與前幾年相差不大,從2018年至2021年,企業的營收分別為17.17億元、17.59億元、13.01億元、15.77億元。

2022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2.02億元,同比微增0.7%,也與前幾年大同小異,從2018年至2021年,企業的凈利潤分別為1.72億元、2.1億元、1.5億元、2億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7.89億元,同比增加0.52%,歸母凈利潤8996.16萬元,同比增長0.09%,總體業績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距離公司“2023年力爭酒類銷售增長12%以上,利潤增長12%以上”的既定目標尚有較大差距。

不得不承認,如今黃酒市場的整體規模已經遠遠落后于其他白酒板塊,作為黃酒一哥,古越龍山與白酒龍頭企業之間的差距已經可以用懸殊兩字來形容了,例如去年茅臺實現總營收1275.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5%。

此時人們不禁會問,黃酒這么好的酒,為什么始終沒有好的消費基礎與市場前景?為何近幾年行業及企業給人的感覺,要么是步履蹣跚,要么就是依然在原地踏步?

發展格局喜憂參半

黃酒發展勢頭緩慢的關鍵在于消費基礎薄弱,一方面即使有歷史與文化背景在做支撐,但相比其他酒類,黃酒消費群體的圈子偏小、社交屬性偏弱,且銷售市場長時間局限于以江浙滬為主導的有限區域,在酒類市場中的占比尚不到2%。

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導致其消費群體的規模也在逐年縮減,而逐漸擔綱消費主力的年輕人又對黃酒不感冒,這一切都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平添了幾分變數,企業追求夢想的道路,亦注定不會平坦。

也正是因為如此,古越龍山力推的高端化與年輕化戰略至今依然未能完全奏效,目前的局面可謂是喜憂參半,憂的是向消費年輕化轉型,效果還不夠理想。

應當看到,品牌年輕化早已是大勢所趨,無論是百年老字號,還是新晉實力派,都在圍繞90后、Z時代甚至是00后作文章,古越龍山自然也不例外,為了應對品牌形象逐漸老化這個難題,多年來企業也一直在嘗試推動品牌向年輕化方向與時俱進。

但從整個行業來看,由于產品的營銷推廣力度跟不上年輕人的思維與消費節奏,加之在各種新型社交媒體上的傳播聲量也不足,黃酒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并不強。長此以往,中國幾千年來所形成的黃酒文化,有斷層的可能。

喜的是向高端化邁進的成效雖然不及預期,但高增長勢頭已經開始顯露出來,2022年古越龍山的中高檔品類實現營收11.05億,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為68.21%;今年上半年公司中高檔酒銷售收入合計5.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8%,增速高于企業的整體營收水平。

從營收分布來看,京津冀、西南、北方等區域均實現了10%以上的營收增速,雖然公司旗下的中高檔品類還未能在國內高端酒市場站穩腳跟,但已有逐步沖出傳統消費地域,逐漸走向全國市場和擔綱營收主力之勢。

從年輕化到高端化,企業需要大膽變陣

此時就說黃酒市場大勢已去顯然還為時尚早,古越龍山手中其實也不乏好牌,主打產品如古越龍山、女兒紅、狀元紅等均為中國首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在中老年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企業仍有在酒類市場一爭長短的實力。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低度酒市場已經迎來了黃金發展機遇期,只要能成功抓住這一波風口,企業就能迎來縮小差距的成長契機。

一方面要創新產品矩陣,一瓶受年輕人歡迎的酒,擁有利口、低度、創意及趣味性這4大特征,由于受釀造工藝的影響,黃酒本身就自帶一定的藥味,導致其口感難以與大眾喜好相匹配,因此在這方面就更需要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借鑒其他酒類的成功經驗,在逐步弱化藥味、添加更多時尚或經典元素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旗下產品的品種品類與消費場景。

只有在口感上接地氣,才能俘獲更多年輕消費者的“芳心”,品類多元化是品牌全國化的基礎和前提。

雖然古越龍山也推出了果酒、桂花酒、青梅酒等面向年輕消費者的新品類,還推出了“古越龍山·慢酒館”,將黃酒與咖啡、奶茶融合起來,拓寬其消費場景,聯手梅見以“千年古酒正年輕”為名,合作發布“無問西東”系列產品,但總體步調似乎略顯謹慎。

其實企業還可以再加一把勁,把眼界與視野再放寬一些,前進步伐邁得再大一些,在此基礎上,繼續下大力打造適應大眾消費需求的超級單品。在這方面企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公司結合春晚節目IP推出的中高端產品“只此青玉”,上半年其營收同比增長高達45.92%。

另一方面要考慮如何才能走出去,要盡快走出現有的一畝三分地,真正走向全國市場,走到年輕消費群體當中去,。企業要敢于引領消費,從自身特色出發,采取多種途徑,放大宣傳聲量,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并習慣飲用黃酒,并使之成為當前雅飲、微醺新風尚的引領元素。

到目前為止,古越龍山已開設了46家品鑒館,規劃中的品鑒館還有幾十家,品鑒館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它既是產品展示與銷售、推動品牌向高端化發展的直觀平臺,同時也是消費者深入了解白酒文化、品牌理念以及酒品質量的重要場所,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嘗試,其沉浸式體驗效果也是其他營銷手段難以企及的。

然而應當注意的是,建一個品鑒館并不難,難的是要有自身特色,才能引發消費者的情感與精神共鳴,并將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量,因此從店面裝修、室內布局到經營運作,都需要契合企業的文化情懷與整體風格,實現自然和人文之間的和諧統一,通過文化+美酒+美食賦能,來重塑品牌的發展格局,最終實現價值與流量的雙重增值。

結語:企業的競爭最終將會是文化及核心價值觀念的較量,時至今日,以古越龍山為代表的一眾品牌仍然堅守在黃酒賽道,想要在短期內打響自家招牌、迅速扭轉當前的經營困局,這既不容易,也不現實,但企業也不能因此而徘徊不前。作為一種低度酒飲,黃酒具備在年輕人中流行的基礎條件,但需要結合當下的消費趨勢,進行大膽的改變與創新。

內容來源: 有言財經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