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構看中國經濟2021“年報”:表現超預期 穩增長有支撐
2021年中國經濟“年報”已于日前出爐。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受到國際機構的密切關注。綜合來看,國際機構認為,中國2021年總體表現高于預期,而展望2022年,盡管內外面臨一些壓力,但穩增長仍有支撐。
2021年經濟表現高于預期
面對內外復雜嚴峻的形勢,中國經濟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總成績單: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同比增長7.9%,三季度同比增長4.9%,四季度同比增長4.0%。
“這一數據表現略高于我們的預期,同時2021年12月工業生產的增速也快于我們之前的預期。”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胡東安說。
在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看來,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GDP增速雖低于第三季度的4.9%,但仍然高于國際金融機構的普遍預期;其兩年復合平均增速(5.2%)則較第三季度(4.9%)有所提高。其中,以兩年復合平均增速計算,在統計覆蓋的時間段內,服務業有較明顯反彈。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也坦言,盡管中國經濟增速在2021年第四季度有所放緩,但并沒有像一些人擔心的那樣出現明顯下跌。相反,中國工業生產的韌性仍推動經濟的整體前行。同時,制造業和出口繼續成為中國經濟引擎的主要推動力。
2022年穩增長仍有支撐
展望2022年,國際機構認為,雖然經濟上面臨一些挑戰,但穩增長仍有支撐。
趙耀庭指出,當前新冠疫情的局部暴發仍是經濟壓力的一大來源。尤其最近中國局部暴發的疫情難免會對家庭支出和消費者情緒造成壓力。
屈宏斌也直言,盡管2021年第四季度數據整體高于預期,但2021年12月的消費和服務業領域數據仍面臨壓力。在他看來,局域性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內仍然存在,2022年消費增長料將承壓。
國際機構在看到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的同時,也指出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仍有相應支撐。
針對近期疫情的局部性暴發,趙耀庭表示,中國最近展示出了更實際、更細致的方法來應對新增確診病例,如局部和有針對性地采取封鎖措施等。“去年12月的強勁工業生產值是在西安嚴格落實封城措施的情況下出現的。這表明中國的供應鏈在生產轉移方面或比許多人想象的更具彈性。”
胡東安也表示,進入2022年,中國經濟雖面臨下行壓力,但利好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也依然存在。“我們預計中國將放寬宏觀政策,穩定經濟增長。日前中國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釋放出的也是這一信號。展望2022年全年,預計中國基礎建設投資及信貸將實現強勁增長。同時,房地產行業將得到更多支持。”
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2022年全球經濟大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亦是中國經濟承壓的原因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最近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的超強傳播速度更在不少全球主要經濟體掀起一波狂瀾,全球供應鏈危機再次雪上加霜。在新一輪疫情籠罩下,國際機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也有所下調。
世界銀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未來兩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顯著放緩,從2021年的5.5%降至2022年的4.1%,2023年進一步下降至3.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計,未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日本、加拿大、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等經濟增長的強勁反彈會逐漸減弱。2022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將普遍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
盡管如此,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仍有信心。世界銀行預計,在全球經濟普遍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前景的下行風險有所增加,但在財政政策支持下,預測增長勢頭可回升。摩根士丹利也表示,隨著更多利好經濟政策的推出,2022年中國經濟仍能呈現較好的復蘇態勢。
相關閱讀
-
國際機構看中國經濟2021“年報”:表現...
2021年中國經濟“年報”已于日前出爐。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 -
重大項目投資超2000億元 上海擴大有效...
2022年上海市計劃完成200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投資,通過擴大有效投資... -
2021年京津冀進出口同比增26.4% 連續11...
記者18日從天津海關獲悉,據海關統計,2021年京津冀進出口總值4 44... -
2021“經濟成績單”亮點頻出 經濟總量...
GDP總量突破110萬億元、消費總量和外貿規模邁入新臺階、居民收入增... -
A股市場波動率呈下降趨勢 專家建議繼續...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穩步推動中長期資金入... -
到2025年綜合交通運輸基本實現一體化融...
自主化先進技術裝備加快推廣應用,實現北斗系統對交通運輸重點領域... -
引更多“活水”入市 助力投融資平衡發展
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市場投資環境,提升投資者信心。中長期資金的入... -
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貢獻率為65.4%...
受基數抬升、疫情散發多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四季度投... -
相約北京冬奧:“在冰雪運動領域開展更...
“看到如此出色的籌備工作,我相信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一定能取得... -
“七大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 一季度...
去年四季度穩增長政策已經顯效,穩增長政策傳導落地后,預計經濟將... -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 企業貸...
“2021年的貨幣政策體現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要求,前瞻性、穩定... -
最高法發布意見提出20條司法措施 保護...
(記者倪弋)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助力... -
國內煤炭、化肥供應有保障 保供穩價辦...
目前我國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取得階段性積極成效,國內煤炭在生產能力... -
中歐班列(武漢)去年發運量增91% 運行...
(記者吳君)記者近日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21年全... -
宏觀調控穩字當頭 發改委綢繆擴內需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 -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促進經濟平穩...
題:“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國... -
金融政策如何發力?貸款投向哪些領域?...
數據顯示,2021年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1 8%,比各項... -
央行: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
”劉國強進一步指出。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調降余地1月17日,兩大政策利... -
公私募和外資“群雄論劍” 2022機構投...
【公私募和外資“群雄論劍”2022機構投資版圖揭幕】在剛剛過去的202... -
發改委今年首場發布會展示擴內需施工圖
加強部門間政策的統籌協調,強化財政、貨幣、就業政策和產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