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什么信號?基金發行創3年新低 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逆勢入局

2022-03-01 08:40:15    來源:券商中國

2月份基金發行仍處在寒冷而漫長的冬天。

數據統計,如果按基金成立日來計算,今年2月共成立了58只基金,合計募集規模294.15億元,平均發行規模5.07億元,創下近三年(近36個月)新低。

具體來看,在2月份的基金發行市場上,一方面基金募集規模較小,多只產品勉強跨過2億元門檻成立,也有基金宣布延募或募集失敗;另一方面也反應在產品類型上,在當月新成立的基金中,首募規模前三均為債券型基金或“固收+”基金,顯示出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

新基金發行規模創近3年新低

數據統計,如果按基金成立日來計算,今年2月共成立了58只基金,合計募集規模294.15億元,平均發行規模5.07億元,無論是募集總規模還是平均規模,這一月度的基金募集成績單均創下了近三年(近36個月)新低。

而在三年前的2019年2月,基金發行情況更為嚴峻,當月共有20只基金成立,合計募集規模僅有110.36億元,平均發行規模5.52億元。

3年時間,兩次均在2月遭遇基金發行冰點,固然有春節假期的原因,交易日較少,但主要原因仍然是市場大幅回調后悲觀情緒的蔓延。2019年2月,A股剛剛經歷2018年的熊市開始企穩,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而2021年2月,A股同樣剛剛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急跌,上證指數回調超8%,而代表成長風格的創業板指一度大幅回撤了超20%。

反映到基金發行市場上,一方面是基金募集規模較小,多只產品勉強跨過2億元門檻成立,也有基金宣布延募,甚至直接宣告募集失敗;另一方面也反應在產品類型上,在今年2月新成立的基金中,首募規模前三均為債券型基金或“固收+”基金,顯示出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

具體來看,今年2月首募規模最大的基金是工銀瑞信瑞興一年定開,為40.1億元,該基金是一只純債基金,1月7日開始募集,2月10日募集結束;而首募規模最大的權益類基金同樣出自工銀瑞信基金,為工銀瑞信核心機遇,成立規模15.09億元,基金經理為鄢耀,該基金從1月28日募集至2月23日,募集了近一個月。

此外,截至2月28日,今年以來共有5只基金公告募集失敗,其中僅2月28日當天就有2只;此外還有約50只基金延長募集期,而好不容易募集成立的基金,成立規模也大多徘徊在2億元成立門檻上下,還有10余只規模不足5000萬的發起式基金。

3月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加入戰局

展望3月,數據顯示,全市場約有40只基金將在3月份開啟發行,其中不僅有金梓才、林英睿、詹佳等優秀的中生代基金經理的誠意之作,也有程洲、鄒唯等投資老將的重磅回歸。

例如,3月7日,光大保德信基金的海外投資負責人、基金經理詹佳擬發行一只名為光大保德信核心資產混合的新基金。詹佳認為,穩增長邏輯不止于基建、低估值板塊,更深入的指向是產業調結構和提質量,因此,新興產業的崛起和穩固是大勢所驅,數字經濟、汽車智能化、高新技術等方向具有政策確定性強、行業空間大、國產替代加速的顯著特征,先進制造和戰略新興有望成為市場長線資金的選擇。

同日,財通基金投資總監金梓才的財通匠心優選一年持有基金也將開啟發行。金梓才在今年比較看好養殖、服務業、食品行業。他認為,豬價低點已過,去產能進入中段,供需拐點在22年2Q來到,股價匹配產能周期,領先于豬價周期,而若疫情好轉、消費好轉,則將為養殖帶來額外彈性;而隨著疫情即將步入常態化、航空、酒店、餐飲等“出行鏈”的投資機會將會修復。

而在3月10日,近兩年嶄露頭角的黑馬基金經理林英睿也將攜新產品入市,其擬管理的廣發睿合將開啟發行。林英睿是一位價值風格的基金經理,他曾在基金公告和媒體訪談中將自己的投資方法歸結為“困境反轉”,在去年因為重倉煤炭、有色金屬等周期股而收獲頗豐,目前重倉在銀行、航空等低估行業。

此外,國泰基金的程洲、匯安基金的鄒唯等投資老將也均在3月有新基金面世,兩人管理的國泰睿毅三年持有A、匯安潤陽三年持有A分別將于3月14日、3月16日開啟發行。

均衡策略今年更加吃香

而從基金投資范圍來看,相比往年較多的行業主題基金,今年的均衡策略基金有所增多。

例如,招商基金正在發行一只名為招商精選平衡的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李崟是一位攻守兼備型選手,擅長通過平衡配置行業以力爭使基金組合相對穩健運作;而在3月4日,招商基金還將發行一只名為招商安鼎平衡一年持有的基金,由馬龍與王剛共同管理,其中馬龍是固收領域的明星基金經理,其管理的債券型基金過往業績表現出色,而王剛是均衡派基金經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再比如,2月25日開售的易方達均衡優選一年持有,同樣是一只定位于均衡風格的基金,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楊嘉文非常重視控制回撤,曾表示“作為一名積極尋找個股超額收益的基金經理,不僅應該在牛市創造收益,更應該在熊市有所作為。”

而在3月2日,博時基金也將發行一只“均衡風”基金博時均衡回報,公司宏觀策略團隊認為,年度維度下,持續3年的成長牛或已結束,適合乘著成長超跌反彈調結構。結構上,繼續推薦幾條主線:一是硬核高景氣超跌反轉優選:新能源車和汽車零部件(智能化趨勢);二是通脹鏈的石油石化(石油開采/油服)和豬;三是成本對沖型組合的煤炭+電力打包買(電力短期性價比調整到位,同時建議關注電力上游煤炭,作為成本上漲的對沖)。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關鍵詞: 基金經理 數據統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