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沈陽已走出最困難時期,蓄勢騰飛”

2023-08-29 05:15:58    來源:騰訊網


【資料圖】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27日訊(記者朱建華)“沈陽和遼寧一樣,已經走出了多年來最困難時期,全面振興進入了蓄勢騰飛的新階段。”近日,中國報業新媒體(客戶端)發展大會暨百家報業傳媒沈陽行在沈陽舉行,其間,這句話頗令人關注。

中國報業新媒體(客戶端)發展大會暨百家報業傳媒沈陽行在沈陽舉行。

擁有7200多年人類活動史和2300余年城市建設史的沈陽,曾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多達400余個“新中國工業第一”在沈陽誕生。今天的沈陽,錨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確定了打造國家現代綜合樞紐和國家先進制造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的發展定位。

相關人士介紹,沈陽近年來著力改造“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推動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扛牢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五大安全”使命。

中國報業新媒體(客戶端)發展大會嘉賓在沈陽調研。

《沈陽市高質量發展媒體報告會新聞發布稿》中公布的這些數據值得關注:自2016年來,沈陽GDP增速已連續11個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連續5個季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三項指標增速,在副省級城市中躍升至前3名;上半年接待游客近6000萬人次;去年全市高端裝備占比達到34%,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上半年全市八大重點產業鏈規模總量突破4000億元、增長14.2%;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214.6%;上半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72.9%,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由2019年的不足20%提高到近50%。

沈陽的“沈水之陽、我心向往”城市之約,得到了各類人才的積極響應,上半年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沈留沈9.6萬人。沈陽提出的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全市經濟總量突破一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一千億元、人口規模突破一千萬人,努力在打好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中挑大梁擔大任、當先鋒作表率,當好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跳高隊”。

中國報業新媒體(客戶端)發展大會嘉賓在沈陽調研。

“此次來到東軟醫療,徹底顛覆了我對國產高端醫療裝備企業的印象!”“我是從祖國的大西北專程飛到大東北來的,來到寶馬里達工廠讓我感覺不虛此行!”“工業文創園的火爆是沈陽加快產業轉型,大力發展工業文化旅游的有力嘗試。”“牡丹社區真的很棒,這里是我們全國各個大中城市生活區的典型樣板!”“老舊的倉儲建筑經過改造,成為市民閱讀休閑的好去處,這樣的創意太好了!”……多位媒體人在沈陽調研期間,禁不住為沈陽的發展變化點贊。

【編輯:王戎飛】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