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岳陽縣:全面推行“三長制” 服務群眾全覆蓋

2023-08-25 23:47:18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岳陽8月23日訊(通訊員 吳擁民 許求 翁子雯)近年來,岳陽縣全面推行村級基層治理“三長制”,完善村級治理體系,強化基層自治力量,建立“片—組—鄰”組織架構,鄰長、組長常態化服務群眾,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片長—組長—鄰長”三長環環相扣、緊密聯系,織起延伸至基層的靈敏觸角,真正做到了服務群眾全覆蓋。


【資料圖】

北垸村片長、組長召開戶主會宣傳政策、聽取意見。

上傳下達 站好“前鋒哨”

岳陽縣充分尊重原組織單元的劃分,保持實際區域的整體性、完整性,將原有村(社區)“兩委”干部、村(居)民小組組長分別作為片長、組長,組內居住鄰近的5-15戶村(居)民推選1名鄰長。目前,全縣共產生片長1114名、組長5427名、鄰長11643名,全覆蓋、零距離聯系服務119201戶。關注鄰居家長里短、關心身邊大事小情,各鄰長、組長及時收集群眾的思想、生活情況和意愿、訴求,做到信息及時上傳下達,“三長”成為把握村民動態、發現問題的“前鋒哨”。

作為岳陽縣麻塘辦事處畔湖新村的一名鄰長,劉紅兵做零工忙完一天回家,放下碗筷就開始串門,水稻種植、病蟲防治、醫保收繳、反詐騙宣傳、農家夜話、惠農政策……他隔三差五就將各項工作和政策的相關消息捎給村民。平常,劉紅兵在周邊村做水電工謀生,但凡組里誰家水電出了問題,一個電話,他就免費上門維修來了,就連鄰組的村民打電話緊急求助,劉紅兵也從來不推辭。來自群眾、深入群眾、服務群眾,“三長”總能及時發現群眾需求,及時響應需求。

生活在一線、服務在一線,“三長制”讓鄰里關系回歸守望相助的質樸美好。

朱砂橋村興安片召開“民情懇談會”。

服務群眾 理好“身邊事”

岳陽縣將解決問題、服務群眾作為“三長制”工作的落腳點,建立民情處置機制和“發現、反映、解決、反饋”問題的閉環機制,片長每月組織召集1次組長、鄰長參加的“民情懇談會”,村(社區)黨組織每月組織召集1次片長、組長、鄰長參加的“民情反饋會”,鄉鎮黨委每季度召開1次“民情分析會”,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難事不出鄉鎮,就近就快就實解決具體問題。

“興安片一組土地征收款終于全部分到戶了!”幾年前,政府招商引進的某公司項目落戶岳陽縣新開鎮朱砂橋村,項目土地征收補償款按時撥到了村里。可是,由于農戶意見不一,具體分配方案遲遲不能確定,除先行分配的一部分外,余款一直無法分配到位。今年8月初,興安片片長姚四蘭組織召開“民情懇談會”,會上,陳華平、楊蝶、陳志剛等3名鄰長主動請纓,接過分配余款的重擔。他們多次上門走訪,聽取村民意見和建議,宣傳國家政策、村規民約,終于將困頓了近5年的征收土地款一分不少地分到了村民手里,為村民解決了一大難題。

自開展“三長制”工作以來,岳陽縣的“三長”切實解決群眾的身邊事,處理矛盾糾紛1080起,傾聽并解決群眾訴求1983次,排查安全隱患462個,提供“微服務”4199件。

姑橋村建設中型沼氣池。

凝聚人心 當好“助推器”

萬余名鄰長穿梭在鄰里之間,暢通了信息、解決了問題,凝聚了人心,激發了鄉村振興活力,廣大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為進一步發揮“三長”的示范帶頭作用,岳陽縣將“三長”納入鄉村基層干部培訓和培養總體規劃,讓更多的鄰長、組長、片長成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助推器”,帶領村民解放思想向前看,凝聚人心促振興。

步仙鎮仙橋村的鄰長們,在“小田改大田”的過程中,捧著文件講政策、扳著手指算收入,耐心細致地做村民工作,最終村民們由極力反對轉而全力支持;楊林街鎮王安村的鄰長們,整合大多數村民的意見,將原王安小學校舍閑置、荒廢的問題反饋給村兩委,一起商討校舍管理問題,經過群策群力,最終決定在王安小學創辦村集體經濟項目,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楊林街鎮姑橋村的組長們,根據鄰長反饋的村民意見,充分利用資源,聯合附近豬場建立中型沼氣池,為130戶村民免費供氣……一批又一批工作經驗豐富、深受群眾信賴的鄰長、組長涌現出來,人心齊了、干勁足了,為強村富民源源不斷地注入動力。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國家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強調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岳陽縣通過“三長制”聯動發力,以村民代表的“微行動”撬動基層“大治理”,讓群眾的“呼聲”變成幸福的“掌聲”,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社會治理更有精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