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徐州銅山:履職盡責顯擔當 鄉村振興走在前

2023-08-26 07:19:19    來源:央廣網


(相關資料圖)

四季大棚能生金,村容村貌開美顏,鄰里守望情意濃,黃橋舊貌換新顏。說起黃橋今日的變化,離不開銅山區人大代表、徐州市銅山區三堡街道黃橋社區黨支部書記苗會良的履職為民情懷、敢闖敢干精神與靈活經營頭腦。

讓黃橋的每畝耕地都生出金子來

鄉村振興,產業為先。黃橋社區最典型的景致就是那猶如飄落田野間片片白云般的連片塑料大棚,這些大棚正是苗書記的“金點子”,早些年,黃橋社區還沒有像樣的產業,老百姓只能靠種植稻麥或外出打工維持基本生活,日子過得很緊巴,苗會良作為村里的“領頭雁”壓力很大。憑著一股鉆勁、拼勁、不服輸的勁,以及黃橋原有的蔬菜種植基礎和三堡街道良好的環城鎮區位優勢,苗會良作為區人大代表挨家挨戶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在征得社區多數居民同意后,將社情民意和實施方案報給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經過街道反復論證籌備,很快把目標鎖定在土地流轉規模化打造蔬菜大棚種植基地這條道路上,并確定了“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機制。經過數年經營,黃橋社區全村85%的土地、90%的農民種植鋼架設施大棚蔬菜,成為徐州東南部重要蔬菜生產基地。近年來,為解決蔬菜產銷矛盾,以及商販操縱蔬菜價格、隨意壓價損害菜農利益的現象,黃橋社區黨總支牽頭創建了徐州市惠農蔬菜專業合作社,并注冊了“黃橋”蔬菜品牌,將富民產業鏈不斷做強做大,目前,黃橋社區日交易各類蔬菜20萬斤,高峰時達到30萬斤,年交易額達3200萬元,產品暢銷30多個省市和地區,帶動了運輸業、餐飲業等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了力量。

蔬菜大棚(銅山區三堡街道黃橋社區供圖)

把黃橋的每件民生實事都辦得有模有樣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苗會良作為人大代表,始終帶著真感情、下著真功夫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黃橋社區莊體大,自然村多,莊體老化嚴重,人居環境改善迫在眉睫。過去居民家生活污水沒有設置專用的排水通道,大多直接排放在家門口的路面上,尤其是到了下雨天,路面的積水分不清到底是雨水還是污水,居民們只能“望而卻步”。苗會良組織社區兩委成員緊急協商,通過黨員代表審議和群眾代表決議,全社區4000多米污水管網鋪設完成,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近兩年,經過苗會良積極推動,黃橋社區“亮化”工程、外立面改造已完成,“戶戶通”工程已完成97%,社區養老、低保服務、優撫服務、殘疾人服務等社會保障內容已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納入統一規劃的服務體系建設中。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托起民生穩穩的幸福。

鄉村振興(銅山區三堡街道黃橋社區供圖)

把黃橋每個百姓的冷暖安危都設為特別關注

情之所牽,心之所向。讓每個黃橋人都過上新生活是苗會良的樸素愿望,作為土生土長的三堡人,他對社區里每家每戶的情況十分清楚,他常說:“日子是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自己得實惠的日子才是好日子。”百姓們也十分認同他,通過經營蔬菜大棚,幾乎家家得了實惠,可是,社區里的弱勢群體卻無法通過勞動致富,這些居民是苗會良心中的掛念,通過組織摸底排查,他將社區的幫扶對象納入“愛心之家”,由村兩委成員和志愿者進行包掛,通過政策幫扶、就業指導、救助基金等方式,讓每一個黃橋人都能享受富起來后溫暖互助、有情有義的好日子。

今年是黃橋鄉村振興發展的關鍵年,苗會良在履職的道路上還會遇到產業民生上的很多新問題,站在新起點上的他滿懷信心與憧憬:“三年履職生涯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與意義,這是我最驕傲最美好的時光,我將一直堅持做到為最基層百姓發好聲、代好言、做好事。”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