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資本 >

再論羅剎海市,音樂就該是純粹的娛樂嗎?

2023-08-29 19:52:10    來源:世界級觀察員


(資料圖)

音樂從來就應該是音樂本身,而不是是非或道德審判——汪峰這句話就證明他對音樂的根本認知還停留在膚淺階段,或者說他故意曲解刀郎的歌來為自己辯護。比如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如果只是純粹娛樂性質的音樂和詩詞,怎么可能成為流傳幾千年的經典?

真正能長久流傳下去經久不衰的詩歌,必然闡述的是人心,是社會倫理,是真情的流露,是思想的升華。而做為儒家經典的《詩經》,就一直是古代社會立言、立行的典范。《關雎》與《蒹葭》是情感的極致,《伐檀》可以感悟到被剝削者意識的覺醒,《碩鼠》具有如同國際歌一般震顫人心的反抗力量。這些賦、比、興的表現手法,依然體現在當代詩歌之中。刀郎的羅剎海市,表面是對自己曾經在娛樂圈遭受境遇的描述,深層次則是對整個世界不平等局面的控訴。如同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俗人當然也可以把他看成花妖鬼狐、神怪傳說,但凡有點社會認知,就知道他寫的其實是社會冷暖、人心險惡。

這就是詩經成為儒家經典,聊齋志異成為名作名篇,而羅剎海市也迅速得到中國人甚至世界人民認可,并廣泛傳唱的根源。

關鍵詞:

相關閱讀